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8章云逸赴都前的诸般事(2/3)
途的艰险,心中一阵担忧。她忽然攥紧云逸的手腕,眼中满是焦急与不舍:“小师弟别走了!等战事平息,我让祖父修书给风先生,咱们一起去帝都!”
云逸低头,看见少女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他忽然想起山中师父常说的“江湖路远,人心难测”。他轻轻抽回手,从腰间解下穿雾刀,刀柄上的云纹在月光下泛着冷冷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它的锋利与坚韧。“此刀名为穿雾,可斩荆棘。师姐若不嫌弃,便留作防身。”
唐秋雪接过刀时,不经意间触到刀柄内侧刻着的“渡”字,心中忽然一震。她想起这正是风先生当年送给她的琴囊上同样的刻字。她缓缓抬头望向云逸,少年眼中的坚毅让她不由自主地想起祖父书房中的拓片:“刀宗弟子,当以刀问路,虽九死其犹未悔。”
“明日一别,望两位师姐勤修步法,待江湖平定,云逸必当再来讨教琴刀合璧之技。”云逸抱拳一揖,月光洒落在他微抿的唇角,竟比刀锋更添几分清冽的气质。“至于前路安危......”他轻轻摸了摸腰间的破云刀,眼神中充满了自信与坚定,“自有这把刀替我开路。”
唐景风还欲再劝,却见唐老爷子拄着拐杖,缓缓走来。身后跟着一位捧着锦盒的小厮,脚步轻盈而稳健。“艺恩郡的商路已由老二接手,”老人的声音略显沙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他将锦盒递给云逸,打开一看,里面是十二颗泛着荧光的药丸。“这是药王谷的‘辟毒丹’,可保七日不侵虫蛇毒雾。贤侄若执意要走,便带上吧。”
云逸接过锦盒,触到盒底刻着的“风”字,思绪瞬间飘回到恒峪山脉的雪夜。那时,师父也是这样将破云刀塞进他手中,语气坚定地说:“刀在人在,刀亡人亡。”他抬头望向漫天星斗,仿佛在向天地宣告自己的决心,忽然朗声道:“谢过祖父赠药!待云逸在帝都立下根基,必来接两位师姐共闯江湖!”
玉华河上的画舫传来隐约的琴音,如同一缕轻柔的丝线,缠绕在众人的心间。唐秋雪望着云逸转身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她忽然轻声哼起《阳关三叠》,那熟悉的旋律仿佛带着无尽的祝福与牵挂。她知道,这个夜晚的月光,终将成为他们江湖记忆中最清澈的一章——而少年的云游步,也必将在未来的血雨腥风中,踏出属于刀宗的传奇。
“叔父的关怀侄儿铭记于心。”云逸单手握拳抵胸,月白的袖摆随着他的动作扬起一道利落的弧度,尽显侠者风范。“但师父在帝都布下的‘破云局’已等了十年,若因战乱退缩,岂不辜负他老人家的期许?”他的指尖轻轻划过破云刀鞘,那里还留着恒峪山脉雪豹的爪痕,仿佛在提醒着他曾经的冒险与成长。“何况江湖儿郎若连刀山火海都不敢闯,又有何颜面自称武者?”
唐景风还要再劝,忽见檐角黑影一闪,一名小厮跌跌撞撞地奔入院落,气喘吁吁地喊道:“老爷!江湖酒楼的谭管家携密令抵达!”
众人赶忙赶到前厅,只见谭管家正静静地立在廊下。他身着青衫,上面绣着的云纹暗纹与云逸刀鞘上的纹路如出一辙,仿佛在暗示着他们之间的渊源。他腰间悬挂的青铜令牌刻着“江”字,正是江湖酒楼分舵主的信物。“见过唐老爷子。”谭管家抱拳行礼,目光转向云逸时,眼神忽然变得柔和起来,“少爷,唐掌柜飞鸽传书,命您即刻回酒楼取‘山河令’。”
“山河令?”唐镇山捻着胡须,忍不住惊叹道,“可是风先生当年纵横漠北的信物?持令者可调动七国暗桩......”
“正是此物。”谭管家从怀中取出鎏金匣,轻轻打开,匣中的令牌泛着古铜色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它的不凡来历。令牌边缘刻着“山河为凭,日月为证”八字,字迹刚劲有力,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唐掌柜说,少爷此去帝都,需用此物震慑宵小。”
云逸接过令牌时,忽觉掌心一沉。他仔细一看,发现令牌内侧竟刻着一幅微缩地图,正是帝都九宫城的布防图。他心中一动,抬头望向谭管家,后者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仿佛在告诉他,这一切都是师父的安排。
“云逸哥哥!”唐秋芸抱着锦盒,急匆匆地冲了进来。盒中装着她绣了整夜的平安符,那细密的针脚里,满是她对云逸的牵挂与祝福。“这是我和阿姊用冰蚕丝绣的,上面有《心经》全文,能保你逢凶化吉!”她又塞给他一个青瓷瓶,“里面是阿姊调的伤药,比谭叔的金疮药还灵!”
唐秋雪跟在身后,将一个紫檀木匣轻轻放在云逸掌心。“这是《天音刀法》改良版琴谱,我将琴韵融入刀招,共七十二式,望师弟指正。”木匣开合间,一缕松烟墨香混着古琴漆香扑面而来,匣底还压着半块雕花玉佩,仿佛在诉说着一份别样的情谊。
云逸望着手中层层叠叠的物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他想起这几日与唐家姐妹在演武场挥汗如雨的时光,想起唐老爷子深夜亲自为他调整刀诀的场景,心中满是感激。忽然,他单膝跪地,向唐镇山郑重叩首:“承蒙唐家上下错爱,云逸无以为报,唯有以刀守义,不负恩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天刀耀世,侠义长存》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