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十七章: 菩提树下论长生(1/2)
翌日清晨,当第一缕晨曦穿透薄雾,洒在菩提古树的叶片上,将其染成一片温暖的金色时,江修远提着一套精致的茶具,再次来到了这片僻静的院落。-求~书_帮- *首,发!
了尘老僧依旧在那里,仿佛亘古不变的雕塑,重复着昨日的动作。他的世界里,似乎只有扫帚、落叶,以及脚下这片方寸之地。
江修远没有打扰他,只是在树下的石桌旁坐下,不疾不徐地取出自带的泉水,生起一小簇温润的灵火,开始烹茶。他所用的茶叶,正是来自地球故乡,经过蓬莱仙法培育的变异灵茶——大红袍。
随着泉水沸腾,一股霸道而醇厚的岩韵茶香,混合着精纯的灵气,瞬间弥漫开来。这香气与佛国无处不在的檀香截然不同,它不求宁静,反而带着一种唤醒神魂、振奋精神的奇特力量。
正在扫地的了尘老僧,那慢悠悠的动作第一次出现了停顿。他缓缓抬起头,古井无波的眼眸中,终于泛起了一丝涟漪,目光落在了江修远和那壶正散发着异香的茶水上。
江修远微微一笑,将第一泡滚烫的茶汤斟入杯中,对着老僧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了尘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放下了手中的扫帚,缓步走到石桌前,坐了下来。他端起茶杯,并未立即饮下,而是先闻其香,再观其色,最后才将那琥珀色的茶汤一饮而尽。~墈`书-屋? ?更?芯,嶵·筷+
茶汤入喉,一股暖流瞬间冲入西肢百骸。了尘那寂静如古潭的体内,仿佛有一颗石子投入,激起了千层浪花。他闭上双眼,许久之后才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那口气息中,竟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尘世烟火气。
“好茶。”他开口了,声音沙哑而古老,像是两块石头在摩擦,“此茶之韵,不似本界之物。施主……亦非此界之人吧?”
江修远心中微惊,他自问掩饰得极好,没想到竟被一杯茶勘破了根底。但他面上依旧平静,坦然道:“大师慧眼。我来自一方遥远星域,机缘巧合,流落至此。”
了尘点了点头,似乎对此并不意外。“施主身上,有一股老僧从未见过的‘道’。它不求天地,不拜鬼神,却坚韧不拔,充满了……生机与传承的意味。老僧称之为‘人道’。”
江修远肃然起敬。
“大师过誉了。”江修远再次为他斟上一杯茶,“我之道,不过是求一个长生久视,护佑家人,探索未知罢了。反倒是大师的‘空’之禅境,令晚辈叹为观止。”
“长生……”了尘轻轻咀嚼着这两个字,浑浊的眼眸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施主可知,在佛门看来,长生,即是苦海无边。¨狐?恋+蚊¢学¢ ,吾?错′内`容~一世为人,己尝遍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若得长生,不过是将这八苦无限延长,周而复始,永无尽头。唯有勘破虚妄,超脱轮回,归于寂灭,方为大自在,大解脱。”
一场跨越两个文明世界观的论道,就在这菩提树下,由一杯清茶悄然开启。
江修远闻言,并未反驳,而是平静地讲述起来:“在我来的地方,生命短暂,不过百年。正因其短暂,我们才格外珍惜。我们的先贤不求个人超脱,而是将智慧与精神刻入典籍,融入血脉,代代相传。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文明的火种,便在这薪火相传中得以延续,并不断壮大。我们探索星辰大海,追寻宇宙的起源,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逃离苦难,而在于面对它,理解它,并在这个过程中,将文明的边界向着更广阔的未知拓展。长生,便是为了能看得更远,走得更久,是为了成为文明延续的守护者与见证者。”
了尘静静地听着,眼中时而困惑,时而了然。他讲佛门的因果轮回,三世业报,讲究放下我执,普度众生。江修远则说地球的科学逻辑,文明演化,强调个体价值与集体传承。
一个向内求索,追求精神的终极寂灭。一个向外开拓,追求物质与文明的永恒延续。
两种思想,如同两条奔流不息的大河,在此地交汇,激起了绚烂而深刻的浪花。这场论道,没有胜负,只有交流与印证。它时而激烈,时而平和,从清晨到日暮,又从日暮到清晨。有时一言不发,相对枯坐数日,仅以道韵交锋;有时又谈兴大发,一论便是数月。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间,光阴己然流逝。
在这论道的这些时日里,江修远对佛国的观察也愈发深入。他的神识如同一张无形的网,笼罩着小雷音寺,洞悉了万宝楼那套“功德生意”的完整运作链条。
正如他最初所料,万宝楼与寺中以“普法堂”为首的“弘法派”长老们达成了深度合作。万宝楼负责提供各种玉石、木料等原材料,并利用其商业渠道进行推广和销售。而普法堂的长老们,则会定期举行大型法会,召集堂中数十上百位僧人,对这些由万宝楼提供的“商品”进行集体诵经加持。
这种加持,与其说是注入佛法,不如说是一种流水线作业。僧人们以自身修为催动佛门功法,将一丝佛元之力附着在器物之上,形成一层看似宝相庄严的“佛光”。这种佛光对凡人或许有些安神定魄的微末效果,但本质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和女儿共长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