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5章 锋利的证言(2/2)
明忽暗,像一颗不安跳动的心。
巡逻的老陈凑过去:“小同志,这烟味不对啊?”阿强猛地站起来,烟屁股砸在地上,火星溅起又熄灭,“没、没什么!我就是……等人!”
“等人?”老陈眯起眼,声音低沉,“等谁?李副镇长?”
阿强的脸瞬间煞白,喉结上下滑动,像被无形的手扼住。
他上个月替李昊写举报信时,李昊拍着他肩膀说“出了事我兜着”,可今早李昊见了他跟见瘟神似的绕道走。
他喉咙发紧,话就跟着漏了:“我、我就是帮李镇长写了封信……他说肖主任抢他功劳,让我……”
马处的电话响得及时。
二十分钟后,阿强坐在镇纪委办公室的木椅上,眼泪鼻涕糊了一脸,木椅发出吱呀的**,像是承受不住良心的重量:“我真不知道这是违法的!李镇长说就写几句,他给我一千块……”
肖锋站在门外,听着屋里传来的抽噎声,转头对苏绾说:“该送的材料,我让小张同步给了县融媒体。”苏绾愣了下,随即明白——直播时两百万观众的眼睛,比任何证词都有力。
下午三点,镇大会议室坐满了干部。
马处站在投影仪前,身后是肖锋整理的《文旅节全过程留痕报告》,每一页都配着现场照片和证人签字。
投影光束划过空气,尘埃在光柱中飞舞,像无数微小的真相在浮沉。
“经核查,举报中提到的‘虚增游客量’实为统计口径差异,‘伪造销售额’有银行流水和村民收款记录佐证,‘买托儿’更是无稽之谈——”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缩在最后排的李昊,“举报人已承认,举报信系受他人指使捏造。”
散会时,马处故意落后两步,拍了拍肖锋的肩膀:“你和苏书记真像。”他声音低得只有两人能听见,“当年有人举报他挪用扶贫款,他把每笔钱的去向写成了一本账,从村到户,连买化肥的发票都贴得整整齐齐。”
肖锋没接话,只是望着窗外。
阳光正漫过公示栏,那里明天就要贴上他的副科公示名单。
第二天清晨,公示通知刚贴出去半小时,苏绾就抱着本书推开了党政办的门。
封皮是深棕色的,烫金的“三十六计”四个字在阳光下晃眼,指尖触到时,金属字微微发烫。
“昨天在旧书摊翻到的。”她把书递过去,“你用阳谋破局的样子,像极了‘以逸待劳’。”
肖锋翻开扉页,是她的钢笔字:“锋芒藏不住,但要用得其所。”墨迹未干,带着点蓝黑的晕染,像极了田埂上未写完的诗。
窗外的银杏叶沙沙响,张奶奶挎着新编的竹篮路过公示栏,眯着眼看了半天,突然扯着嗓子喊:“大孙子!肖主任要升副科了!中午给咱蒸碗酒酿!”
风卷着她的声音往稻田里去,惊起一群白鹭。
肖锋望着苏绾眼里的光,忽然觉得,所谓锋芒,大概就是有人愿意陪你把每道暗潮,都走成坦途。
不想错过《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