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章 安全条例考试(2/2)
为陈主任在考场吓唬你们这些新人呢?那是拿真事给你们敲警钟!”
我默默听着,没插话,心里却翻江倒海。
陈主任那句“给敌人指路”和“天大的教训”在我脑子里反复回响。
行政工作琐碎,我这颗钉松动了,看起来不起眼,却可能让整个机器在关键时候趴窝。
原来“平凡岗位”,一点也不“平凡”。
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桌面背景还是大学时拍的风景照,屏幕亮起,邮箱图标在闪。
一封新邮件标题是“关于三季度办公用品采购统计通知(请各部门内勤于本周五前反馈)”。
我点开,手指放在键盘上,准备像往常一样快速浏览一遍就开始填表。
邮件内容很简单,就是让各部门报一下本季度的打印纸、墨盒、笔之类的消耗。
我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过去,这语气是不是太随意了?用“我司”这个代称是不是比“江城北峰”更安全?
附件是统计表格模板,文件名是“三季度采购统计表.xls”,会不会太简单了?里面会不会有什么隐藏的宏?
以前觉得这种想法纯属神经质,现在却觉得,任何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
保密手册里说过,信息传递的载体和方式本身,也可能成为泄密的途径?
我感觉自己像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看什么都充满了潜在的危险。
以前觉得“保密”离我很远,现在感觉它就在我敲的每一个键,甚至发送和接收的每一个文件名里。
突然,桌上的内线电话响了起来,吓了我一跳。
刚才考场挨训的场景瞬间回放,我接起来。
“孙琳,考卷改完了。”陈主任的声音从听筒传来。
“你这案例分析,后来改对了。但是,前面基础题,错了两道。”
“一道是关于核心涉密人员外出报备流程,一道是信息设备使用规范。”
“这说明你对核心涉密人员管理要求和日常保密操作规范的理解,还浮在面上,不够深入。”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给我时间消化。
“下班前,把保密手册第三章,特别是涉密人员脱密期管理规定、个人携带信息设备管理要求那几节,再仔仔细细看三遍。”
“看完,写个300字的心得体会,明天一早放我桌上。”
“要求就一点:理解要深入,别浮于表面,写点虚头巴脑的套话糊弄我。我要看到你真正的认识。”
“是!主任!我马上去看!保证认真写!”我赶紧答应。
拿起桌上那本保密手册,翻开,找到第三章。这一章以前也翻过,但都是完成任务似的看看标题,或者培训时听老师念一念重点。
这次,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啃。
脱密期管理……原来核心涉密人员离开岗位后,还要经过长达数年的脱密期管理。
这期间行动、通讯、出国都有严格限制,要定期报告,接受审查,直到彻底解除涉密身份。
这都是为了保护秘密,防止人员流动带来的风险啊。
还有个人携带信息设备管理,严禁携带私人手机、相机、存储设备进入涉密场所,严禁将涉密信息存储在非涉密设备上……
以前觉得这些规定繁琐,现在才有点明白其中的深意。
我好像有点理解,为什么这里的老员工,都对保密有种近乎本能的、刻在骨子里的谨慎了。
不想错过《苍穹之下:无声的守望者》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