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1章:故事16洞穴(3/5)
,连坚硬的岩石都能慢慢分解。”
比奇也很兴奋:“而且植物在分解岩石的过程中还产生了一些有用的副产品。这些矿物质可以用来改善土壤质量,甚至能够作为建筑材料。”
随着实验的进行,植物根系开始在地下构建复杂的网络结构。这些根系不仅扩展了空间,还形成了天然的支撑框架,确保新空间的结构稳定性。
“我们需要开始第二阶段的工作了。”廉默说道,“现在基本的空间结构已经形成,接下来要引导植物生长出功能性的结构,比如通风管道、照明系统和排水通道。”
第二阶段的工作更加复杂。廉默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化学信号来引导植物形成特定的结构。有些信号会促使植物形成中空的管状结构,用作通风管道;有些信号则会让植物分泌特殊的发光物质,提供照明功能。
“这些发光植物的亮度还需要调整。”比奇研究着最新的测试结果,“现在的光线对于日常生活来说还太暗,我们需要提高发光蛋白的浓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廉默又回到实验室,对发光植物进行进一步的改良。他通过增加特定基因的表达量,成功地让植物产生更明亮的光线。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试验区域终于呈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效果。原本狭小的天然洞穴被扩展成了一个宽敞的地下空间,面积足有原来的五倍大。更重要的是,这个新空间拥有完善的功能设施:通风系统保证了空气流通,发光植物提供了充足的照明,而且还有专门的排水和存储区域。
里从族长再次来到试验现场,这次他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了。他感叹道,“我从未想过植物能够创造出如此完美的生活空间。”
“这还只是开始。”廉默信心满满地说道,“如果这项技术能够推广应用,我们就能解决族群的空间不足问题,甚至可以建设规模更大的地下城市。”
但里从族长也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这项技术的成本如何?我们能否承担大规模应用所需的资源?”
“从经济角度来看,这项技术比传统的挖掘方法更加经济。”比奇向族长出示了详细的成本分析报告,“植物扩展空间的成本主要是前期的研发和设备投入,但一旦系统建立起来,运行成本就很低了。而且,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还能产生一些有价值的副产品,可以部分抵消成本。”
里从族长满意地点点头:“很好,那我们就开始制定大规模应用的计划。但我希望你们能够进一步完善这项技术,特别是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廉默和他的团队开始着手设计更大规模的空间扩展工程。他们的目标是在地穴族居住区的外围建设一个全新的地下城区,面积相当于现有居住区的两倍。
“这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廉默在设计会议上对团队成员说道,“我们不仅要扩展空间,还要建设完整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网络、公共设施和防御系统。”
为了应对这个挑战,廉默决定采用模块化的设计理念。整个新城区被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特定的用途和设计要求。居住区需要舒适和安静,工业区需要通风和隔音,而公共区域则需要宽敞和美观。
“我们需要培育更多种类的功能性植物。”廉默说道,“不同的区域需要不同特性的植物来构建。比如,居住区需要能够吸收噪音的植物,工业区需要能够处理废气的植物。”
当下的目标是建设新的居住区。这个区域将容纳大约一千名族人,配备完善的生活设施。廉默选择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区域作为起点,这里的地质条件稳定,而且距离现有居住区不远。
施工准备工作非常复杂。工程师们需要在广阔的地下区域安装数千个传感器和信号发射装置,建立一个庞大的控制网络。而且,为了确保系统的可靠性,所有的关键设备都有备份。
“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负责系统集成的工程师向廉默汇报,“我们需要协调数百种不同的化学信号,而且要确保它们之间不会相互干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廉默和比奇又开发了一套智能化的信号管理系统。这套系统能够自动优化信号参数,避免不同信号之间的冲突,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控制策略。
经过半年的准备,第一阶段的施工终于开始了。数百名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地下紧张地工作着,种植各种功能性植物,安装和调试控制设备。整个施工现场就像一个巨大的实验室,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植物的生长情况很好。”比奇每天都要检查多次植物的状态,“所有品种都在按照预期生长,而且没有出现明显的问题。”
但挑战仍然存在。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师们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地质问题。某些区域的岩层比预期的要坚硬,植物的侵蚀速度明显放缓。
“我们需要调整植物的侵蚀能力。”廉默研究着地质勘探报告,“这些岩层的硬度超出了植物的正常处理范围,我们必须找到解决办法。”
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远境迷踪》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