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80章完结(1/2)
然而徐旻晟却不阿附褚党,这孩子与他的父亲一样刚直而固执。/l!u~o-l¢a+x!s_..c¨o^m/
某回褚相在公务繁忙之余,腾出时间去了趟太学,诸生中学业格外突出的徐旻晟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命人将这个少年带到了自己面前,想要考问他的学问。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若徐旻晟肯好好把握,不愁不能得到丞相的青睐。
可偏生徐旻晟不愿意抓住这样的机遇。
在徐家父子眼中,万人之上的丞相是乱臣贼子,是纲常礼教的破坏者,罪该万死。
才十多岁的徐旻晟站到了褚相面前,没有畏惧更没有崇敬,毫不客气的趁着这次与褚相会面的机会,向他提出了数个问题,每一问都在质疑褚相大权独揽的合理性,质疑他诸多政策决意的正确性。
这些问题立足于礼法、名教,每一问都是他精心准备,为得就是要在褚相措手不及的时候杀一杀他的威风。
可是,那天他并没有如愿。
那天褚相身边跟着一名貌不惊人的小吏,那名小吏将他的诘问逐一反驳了回去,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兰!兰′文-学¨ ,嶵/欣\漳`劫¨埂,欣.筷~而从头到尾,褚相甚至都不曾开口说话。
后来许多人都回忆说,徐旻晟与那名小吏的辩论精彩绝伦。这一番唇枪舌战之后,两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扬名帝都。人们知道了那个敢于批驳褚相的徐旻晟,更记住了褚相身边那个口才绝佳的小吏。
徐旻晟在那场辩论后,从旁人的口中得知了小吏的姓名,卫贤。
帝都中人有品评名士的习惯,什么“四骏”、“八贤”,那些惊才绝艳的青年、少年,他们的名号会被洛阳人口口相传。
但在那些被人传颂的才俊中,从没有过一个“卫贤”。直到那天他与徐旻晟的那场辩论结束之后,人们才惊觉褚相身边原来有这样的人才。卫贤,据说是褚相夫人的内侄,北上前来投奔姑父,自十二三岁时便追随于褚相身侧,负责替他打理文书。
而这样的人却只是一员小吏,这让人既为之惋惜,又感慨褚相身边卧虎藏龙。
徐旻晟年少气盛,之前他在太学人缘并不好,可他自负才华,也从来不屑于同谁结交,卫贤的出现仿佛是上天给了他当头一棒,告诉他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求.书?帮? .首^发_
那阵子他除却吃与睡都待在天渠阁内,学习经学、兵学、书、律学,总之只要是他认为自己有所欠缺的,他都疯狂的想要补足。
倒不是对自己在辩论中输了的事耿耿于怀,徐旻晟虽然狷介孤傲,但并不是心胸狭隘的人,他心中渴求的,无非是与那人堂堂正正的再度一较高下而已。
第101章
卫贤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这个问题谁也说不清。
长久以来他都是褚相身边沉默的影子, 不引人注意, 却又让人习惯了他的存在。若有谁私下里和他接触,也不过感慨一声这是个好脾气的少年,做事滴水不漏,但又并不出挑。
他的面容比起一般男儿来说, 偏于阴柔了些,身量也过于瘦削,远算不上是个美男子,常年一身简朴的灰袍,若站在人群中央,很难被人一眼认出。
徐旻晟最开始与卫贤接触时,这人给他留下的最深印象便是好脾气, 那时年少自傲的徐旻晟最爱做的事便是一次又一次的打着请教学问的名义去找卫贤,说是请教, 其实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挑战。然后……然后再被一次次的击败。
若干年后徐旻晟回忆往事,在想起那个十七八岁的自己时, 都会觉得无地自容,难得那时的卫贤竟能好脾气的包容自己。
而随着接触多了,他也愈发的惊叹于对方的才学,起初的敌意渐渐转而成了尊敬。在遇上卫贤之前, 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敬重一位与自己差不多年纪的吏员。
当然,卫贤也不是无所不知,他那年也不过将将及冠的年纪, 做不到学富五车博览群书,假若徐旻晟问到了什么他不懂的东西,他也大大方方的承认,继而诚心诚意的向他讨教。
两人相识的第一年,相互交流的大多是学问上的问题,从五经到史学,再到书术、算学、历法。
与卫贤这样的人相处,是十分愉悦的事,他的性情平和,处事周到,不像徐旻晟,孤戾桀骜,身边几乎没有能同他说上话的人。尽管不愿承认,但徐旻晟内心是羡慕卫贤的,甚至偶尔渴求成为他那样的人。
但他和卫贤,不可能成为友人。
在最初相识的那一年里,他们都避开了政事不谈,因为他们对于彼此的立场都心知肚明。
卫贤有时候会有意无意的对他表达出一种惋惜,认为他这样的人若是投身到褚相门下,定能有一番作为,这时他便也会用委婉的口吻表达出他对卫贤的不满,天下是常家的天下,身负才学就该为皇帝效忠才是。
孔子曾因自己所在的世道礼崩乐坏而喟然长叹,而徐旻晟也曾时常哀伤自己竟生于一个皇权不振外戚当道的时代。他自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十年后我死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