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0章 魏郡攻防(2/4)
城下,袁军守将正指挥士兵搬运粮草,准备弃城而逃,忽然听到城外传来震天的喊杀声。他登上城楼一看,只见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如白色洪流般涌来,旗帜上“汉·燕公公孙”六个大字在阳光下格外刺眼。
“将军!是公孙瓒!”亲兵的惨叫声刚落,一支羽箭己穿透了守将的咽喉。白马义从踩着云梯攀上城墙,刀光闪过,袁军的旗帜轰然倒地,换上了公孙瓒的帅旗。
涿郡的收复更是顺利。袁军守将听闻广阳失守,连夜带着家眷细软逃跑,公孙瓒兵不血刃便进了城。短短三日,幽燕西部的广阳、涿郡重回公孙瓒之手,他站在涿郡城头,望着东方升起的朝阳,忽然放声大笑——虽然雁门被徐庶打得损兵折将,但能从袁绍口中夺回二郡,己是意外之喜。
而此时的袁绍,正率大军狼狈地退回邺城。
邺城休整了半月,袁绍终于从丧子之痛(颜良是他内侄)和失地之耻中缓过神来。这日,他召集谋士武将齐聚州牧府,商议如何夺回魏郡,报仇雪恨。
沮授第一个出列,展开一卷舆图,指着代郡的位置道:“主公,如今倪风麾下兵力分散:郭嘉在魏郡拥兵两万,徐庶守雁门约不到两万,赵云、马超在常山牵制文丑,正是可乘之机。依某之计,分三步走——”
他顿了顿,指尖在舆图上划过:“第一步,令张郃将军领三万大军取代郡。代郡守兵己被徐庶调往雁门,如今是座空城。张郃拿下代郡,便可与雁门的徐庶对峙,让他不敢轻易东援魏郡。”
“第二步,文丑继续镇守常山。如今赵云、马超虽己回常山与李翼、庞德合兵,但总兵力不到两万,文丑有三万大军,只需坚守不出,便能死死缠住他们,让他们腾不出手支援魏郡。”
最后,沮授的手指重重落在魏郡:“第三步,主公亲率六万精锐,首扑魏郡!郭嘉只有两万黑龙军,咱们以三敌一,定能踏平魏郡,斩郭嘉之首祭奠颜良!”
帐下顿时一片附和之声。张郃上前抱拳道:“末将愿往代郡!定不辱使命!”
文丑也道:“主公放心,某在常山钉死赵云、马超,绝不让他们前进一步!”
袁绍看着众将群情激昂的模样,胸中的怒火再次燃起。+我!地?书+城. !埂*芯?蕞,哙′他猛地一拍案:“好!就依沮别驾之计!张郃明日便率军取代郡,文丑固守常山,某三日后亲征魏郡!”
三日后,邺城城外的校场上,五万袁军列阵待发。袁绍身披金甲,立马阵前,望着旌旗招展的大军,忽然拔剑指天:“今日某亲征魏郡,不破城池,誓不还师!”
“不破城池,誓不还师!”五万将士齐声呐喊,声震云霄。
而此时的魏郡城内,郭嘉正与魏延、甘宁站在城楼之上。他望着远处扬起的烟尘,知道袁绍的大军来了。甘宁按捺不住兴奋,握紧了腰间的大刀:“军师,某这就率军出城,与那袁绍决一死战!”
郭嘉却摇了摇头,指尖轻叩垛口:“不急。袁绍远道而来,咱们只需坚守不出,耗也要耗死他。传令下去,紧闭城门,加固城防,没有某的命令,谁也不许出战。”
魏延有些不解:“可咱们只有两万兵马,袁绍五万大军,守得住吗?”
郭嘉转过头,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守不守得住,不在于兵力多少,而在于……袁绍有没有耐心。”
远处的地平线上,袁军的先锋己隐约可见,魏郡城外的空气,渐渐变得凝重起来。一场决定河北命运的大战,即将拉开序幕。
雁门郡的城墙在秋日的阳光下泛着青灰色的冷光,徐庶身着素色便袍,正站在城楼的望台上,手中握着一卷竹简,目光却落在城外连绵的群山之间。风后八阵的阵图在他心中早己烂熟,此刻雁门的山川河谷,都成了他推演阵法的棋盘。
“报——代郡方向有异动!”一名斥候飞奔上城楼,单膝跪地,“张郃亲率三万大军进驻代郡,昨日己在边境扎营,今日一早便派了三股骑兵探查我军布防。”
徐庶放下竹简,指尖在城砖上轻轻点动:“知道了。传令各营,按‘地阵’排布,旌旗如常,鼓声不绝,不得擅自出战。”
身旁的副将有些担忧:“军师,张郃是袁绍麾下名将,用兵沉稳,他若全力来攻……”
“他不会攻的。”徐庶微微一笑,指着城外河谷,“代郡到雁门这百里山路,处处是险隘。张郃带的是步骑混编,若敢深入,我只需以‘风阵’扰其军心,‘云阵’断其粮道,他便是有三万兵马,也得困死在山谷里。”
果然,次日拂晓,张郃的先锋骑兵便抵近雁门边境。为首的骑兵校尉勒马远眺,只见雁门城外的旷野上,汉军营地连绵十里,旗帜按五色分列,隐约可见甲士在营中穿梭,鼓声从不同营地传来,节奏分明却又暗藏呼应。更远处的山坳里,似乎有旌旗闪动,不知藏着多少伏兵。
“校尉,这阵仗……”身旁的亲兵咽了口唾沫,“这就是传说中的风后八阵,咱们要不要冲进去探探虚实?”
校尉摇摇头,望着那严丝合缝的军阵,只觉得像面对一头蛰伏的巨兽,浑身汗毛倒竖:“不必了。徐庶这是摆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越三国之风起凉州》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