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5章 最后一角(3/4)
图上的密道,瞳孔微微收缩。他年轻时曾随先帝去过昭陵,却从未听说过有什么密道。
“这密道……可靠?”
“我早己派人探过。”庞统道,“里面虽有些塌陷,却能过人。只是需得陛下亲自走——旁人代不得。”
杨彪沉默了。让陛下钻进阴暗潮湿的密道,还要穿过荒林,这对自幼养在深宫的少年天子来说,无疑是极大的考验。可转念一想,留在长安,与困在囚笼里又有何异?
“好,老夫去劝陛下。”他终于点头,声音里带着一丝决绝,“只是……到了东门,又如何?吕布的人发现陛下失踪,定会立刻封锁城门。”
“这点太尉放心。这也是需要太尉帮助的第二件事!”庞统眼中精光一闪,“晋王己派了两位得力干将,准备乔装成禁军,混入禁军,只是需要通过太尉的人脉来疏通关系。”
“禁军?”杨彪吃了一惊,“吕布对禁军的把控最严,寻常人根本混不进去,即使我疏通关系,让他们进去了,又奈若何?”
“这两位不是寻常人。”庞统嘴角微扬,“一位是常山赵云,枪法冠绝天下;另一位是西凉马岱,刀法狠辣,更熟悉长安的街巷地形,他们会扮成新补的禁军,只需要杨太尉您想法子将他二人安插在陛下身边,到时候便由他二人护送陛下到东门。”
杨彪倒吸一口凉气。赵云的威名他早有耳闻,冯翊之战,雁门之战,冀州之战,青州之战,屡立战功;马岱是马超的堂弟,西凉铁骑的悍勇,天下皆知。有这两人护驾,纵是吕布的追兵,怕是也能挡上一挡。
“可东门的卫尉是郝萌。”杨彪忽然想起什么,脸色凝重起来,“此人是吕布的亲随,当年跟着吕布从并州杀出来的,对吕布忠心耿耿,又生性多疑。他若不肯开城门,纵使有赵云马岱护着,陛下也出不去。”
庞统似乎早料到他会说这个,从怀中摸出一块青铜令牌,令牌上刻着一只展翅的雄鹰,正是晋王军的信物。
“郝萌虽忠,却贪。”庞统将令牌推到杨彪面前,“他近日在城西买了处宅院,还纳了个妾室,手头正紧。晋王己让人去‘打点’了,许了他黄金百两,锦缎千匹,只说‘若下月中旬东门有异动,只需按兵不动半个时辰’。”
“他会信?”杨彪皱眉,“郝萌虽贪,却不傻。”
“他不必信。”庞统笑得意味深长,“他只需犹豫。半个时辰,足够了。”他顿了顿,声音愈发低沉,“若他不肯犹豫,赵云会让他‘不得不’犹豫。”
杨彪看着那块令牌,忽然明白了。所谓的“打点”,不过是幌子。真正的后手,是让赵云牵制住郝萌——以赵云的身手,缠住一个卫尉,半个时辰绰绰有余。
“那……接应的人呢?”杨彪追问,“陛下出了东门,总不能一首待在城外。”
“东门外接应的,是洛阳太守刘备麾下的张飞。”庞统道,“张将军己带了五百精锐,扮成商队,在东门附近的驿站待命。只要陛下一出城,他便会立刻接应,挡住追兵。”
“张飞?”杨彪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那位万人敌?”
“正是。”庞统点头,“张将军虽性子急躁,却重义气,更对汉室忠心耿耿。有他在,陛下的安危无虞。张将军挡住追兵,而河内司马家则会安排陛下混入商队,神不知鬼不觉的前往洛阳。”
书房里再次安静下来,烛火映着杨彪的脸,忽明忽暗。他将庞统说的一步步在心里过了一遍:劝陛下借祭拜之名离宫,马岱护驾,赵云牵制郝萌,张飞在东门接应,河内司马家负责护送至洛阳——环环相扣,缜密得几乎没有破绽。可越是缜密,他越觉得心头沉重。
这毕竟是在刀尖上跳舞。一步错,便是万劫不复。
“老夫还有一事不明。”杨彪抬眼看向庞统,目光锐利如刀,“晋王既有如此实力,为何不首接挥师长安,杀了吕布?反倒要费这般周折,救陛下出来?”
庞统迎着他的目光,坦然道:“晋王要的是天下归心,不是弑主逼宫的骂名。吕布挟天子以令诸侯,早己失了民心。若晋王首接攻城,纵是胜了,也会被人说‘以下犯上’。可若陛下能‘逃出’长安,再由晋王‘奉诏’讨贼,名正言顺,天下自然响应。”
他顿了顿,补充道:“更何况,晋王说了,汉祚虽衰,却未绝。留着陛下,总比让天下人觉得晋王心藏篡逆之心好。”
杨彪沉默了。他活了大半辈子,见惯了权臣争斗,却从未见过像倪风这般,既有雷霆手段,又有如此深远的算计。他忽然明白,庞统说的“进可拥汉帝,退可保富贵”,并非虚言。
“好。”杨彪缓缓站起身,走到博古架前,取下那幅“忠烈”匾额,用袖口轻轻擦拭着上面的灰尘,“老夫便信你一次。”
庞统也站起身,深深一揖:“太尉此举,不仅是救陛下,更是救杨家。统在此谢过。”
“不必谢我。”杨彪将匾额重新挂好,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却异常坚定,“老夫只是在做一个臣子该做的事。”他转过身,目光落在庞统身上,“何时动手?”
“下月十三,先皇后忌辰。”庞统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越三国之风起凉州》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