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17、第十七章 买调料(2/3)
/p>
杀鱼好说,陈仓一个大男人肯定不会让林秋然动手。
手起刀落,陈仓一边收拾鱼,一边看林秋然动作。
这汤不是用来喝的,要的是鲜美的底味儿,所以除了葱姜什么都不放。小火慢炖,一边炖一边把上面的油末撇了去。得熬上一个半时辰,熬出来汤就是淡黄色,清清亮亮。
这是在驿站,若是有钱能买来别的,汤里还会放鸽子、河鲜、海鲜、上好的菌菇,会更鲜美。
陈仓看了半天,把做汤给学会了,只不过做别的菜的时候,他又不会了。
林秋然刀工好,做菜的火候他也学不来,每道菜依旧放了那两罐粉,有的多放有的少放,炖肉的时候也放了。
忍了好半天,陈仓才开口,“林娘子,你刚才往里面放的是啥东西呀。”
林秋然正在炒茄子,她还没放调料,十三香是林秋然自己改良的,增香去腥,香料味不会那么重。
既然陈仓问了,正好给他看看,林秋然是觉得她最多在这儿干三日,时间长了县令不满,估计还会让她多干活少拿钱。倒不如让陈仓买些香料,菜的味道好了,也不会强留她。
林秋然依旧赚钱,这还是个长久的生财之道。
她没说话,捡出一块儿茄子装碗里,“陈大哥尝尝。”
陈仓有些狐疑,不过还是吃了,这茄子也不知道是怎么做的,一点都不烂,没那么多水气。
的确好吃啊。
林秋然看他吃完,又往里面放了些香料,等炒干炒匀又夹了一块出来,“陈大哥再尝尝。”
陈仓吃完,这回眼睛都瞪大了,他把茄子咽下去,“林娘子,你这里不会放了大壳粉吧!”
这东西他听过,吃了会上瘾!
林秋然一愣,哑然失笑,她无奈道:“陈大哥,这是给大人们吃的,我怎敢。况且我就算有这个胆子,我一个村野妇人,上哪儿弄那东西去。这是我家秘传的香料,做菜放上会好吃许多。总共两样,今儿也就和你说说。”
陈仓神色有些复杂,家里秘传的香料,他想打听去哪儿买都不行。问林秋然能不能卖,陈仓又拉不下这个脸。
林秋然也不急,看时间差不多了,她把菜盛出来继续做下一道,笑笑道:“陈大哥,你先上菜吧。”
林秋然去盛饭了,今日的米和昨日有些许不同,早上,她看厨房有糯米,蒸饭的时候便放了点。蒸出来的饭粘糯油润,闻着比昨日的香。
李县令几人也在,中午吃的是蒸酱肉、糖醋鱼、炒茄子、炸茄盒、炒豇豆、拌黄瓜,总共六道菜,还有昨儿晚上的酸梅汤,菜的数量不多,不过每道菜的份量很大。
家常菜不就这样,份量足,看起来不那么精致,但赵进山觉得,家常菜才让人宾至如归。
这一顿赵进山吃得又甚是满意,米饭还比昨日多吃了一碗,今日的饭真是太香甜了。
他想要的菜就是这种,有肉,但却不是大鱼大肉,鸡鸭鱼肉都摆上,像什么样子。他们是父母官,若借着巡查的名义奢靡享乐,那便是对不起百姓。
至于为何好吃,赵进山没细想过,大约就是厨子手艺好吧。
吃过饭,赵进山道:“余安山清水秀,便是厨娘手艺都要比一般人好,李县令,你治理有方。”
李县令谦虚道:“都是大人上行下效,不然哪儿有余安今日。”
李县令不敢说厨子是自己花大价钱找来,赵大人满意了心情便好,对余安县种种都是有商有量和颜悦色。
王主簿这回算是给他解了道难题,就是林娘子这儿菜做得的确不错,可李县令觉得一日四钱银子的工钱有些多了。
毕竟陈仓一个月才一两银子,四钱一日,明儿若还让林秋然做,那三天就是一两二钱,只做三日,就赶上陈仓一个月了。
赵大人恐怕得待个五六日,六日的话,那就是二两四钱,谁家厨子一个月能赚这么多。
若是跟林秋然商量少些,那肯定不行。李县令好歹是个官,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事先就是这么定的,况且林秋然去别处办席面一日也是这么多银子。
这没反悔的余地。
所以李县令想,若林秋然留在驿站,这样按月给工钱就可以便宜一些,陈仓那头他是陈县丞的远亲,也不好辞了,让他去别处好了。
县衙、县城书院的饭堂,哪里不行。
县令让王主簿抽空去问问,王主簿为难道:“大人,林娘子承办酒席,赚的也不少,每月一两月钱,恐怕不愿呐。”
李县令道:“再加两钱,她是不是住在萧家村,若是来驿站干活,她可是能住驿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