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二十四节 飞渡三载(中)(2/2)
铁矿石很好解决,见一个高炉就是了。
这玩意横是断面为圆形的炼铁竖炉,用熟铁作炉壳,壳内砌简单的耐火砖(煤渣碾碎就可作原料)内衬。
高炉本体自上而下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5部分。
工艺简单,生产量大,劳动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所以这种方法生产的铁在21世纪依然占世界铁总产量的绝大部分。
高炉生产时从炉顶装入铁矿石、焦炭、造渣用熔剂(石灰石),从位于炉子下部沿炉周的风口吹入经预热的空气。
高炉冶炼用的原料主要由铁矿石、燃料(焦炭)和熔剂(石灰石)三部分组成。
在这个年代还是很适宜的,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而梁明开始时没敢去想造钢炮,什么事都是要一步一步的来不是。
至于如何造炮,何亚东还是很骄傲的。
清朝制造火器始于1631年,到康熙时,火器规模、质量、工艺达到高峰,但距明朝时期还有差距。
清中期后火器更是渐趋停顿,直到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又大量赶制火器,但结构仍沿袭祖制,性能已大大落后于西方列强所制。
景山炮场作为御内直辖的所在,所以它的工艺一直是全国最好的。
相比较寻常的造炮场所,景山炮场所铸的火炮都是最为出名的,像红衣大炮,也就是大将军炮。
清代视火炮为神物,常授予火炮各种将军名号,清初时还定制于每年秋季在北京卢沟桥举行一次大典,祭祀炮神,并令八旗健勇操演火炮。
为擅长的就是铸造重炮,五六千斤、千斤重的不在话下。
这样的大将军炮,炮为铁心铜体,即在铜炮身内铸有铁炮膛,铁膛较铜膛耐蚀,铜炮身又可避免铁炮易炸裂的缺陷。
身管较长,口径较大,前细后丰,炮身铸有多道固箍,滑膛,中部有炮耳,炮口和炮尾分别装有准星和照门。
其装药量大,炮弹重、射程远,威力相当大。
但在和梁明夙夜长谈后,怎么说呢?演义化的就是“拜伏在地,敬畏神人,此后无二心也。
”
ps:红衣炮承自明代红夷大炮,因满人恶“夷”而改“衣”。
鄙视一下。
康熙十五年(1676)制“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1975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现,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
口径11厘米,全长248米,重1ooo千克。
用满、汉文铭:“大清康熙十五年三月二日造神威无敌大将军”。
此炮曾参加过康熙二十四年(1685)在雅克萨抗击沙俄入侵的战争,立有战功。
战后清政府在齐齐哈尔专门修建炮库收藏,留存至今。
康熙二十八年(1689)制“武成永固大将军”铜炮,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口径米,口壁厚米,全长36米。
炮尾铭满、汉文:“大清康熙二十八年铸造武成永固大将军用药十斤生铁炮子二十斤星高六分三厘制法官南怀仁监造官佛保硕思泰作官王之臣匠役李文德颜四”。
此炮铸制精美,遍体饰有莲花文、蕉叶文、回文、乳钉文,尤其可贵的是双轮铁质炮车保存完好,连同火炮重达1万斤,是现存最大的清代火炮。
不想错过《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