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 三十九章 海战(二)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三十九章 海战(二)(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中华号是梁明为了对抗欧洲战舰才建造的,他心里很清楚自己船队水兵的素质是绝对比不上欧洲海军的,想要在对抗中不落下风甚至胜上一筹,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己方火炮的威力。*看~书?君` .嶵′鑫¢璋\节_更\辛?筷?

火炮威力的大小在三个方面,一是炮弹的威力;二是射程;这两方面取决于炮管的承受力,只要能装上足够多的火药而不炸膛就成。

第三个方面同样重要,在双方前两个方面不相上下的时候它就成了决定战争的胜负的关键——射。

于是中华号上的载跑就同其余的载炮有了最大的不同,它是后装滑膛炮。

梁明以子母炮为依据设计出了这种后装滑膛炮。

前口小,后膛粗大是这种火炮的特点,单独的炮弹射管!为每门火炮配三个射管,一个装火药和弹丸,另一个已经装好的,再有一个正在射。

射完了,就把它换过来。

这样连续不断,不但可以加炮弹的射度,还勉强算是实现了后膛射炮弹。

这从根本上说不是什么后膛炮,仅仅是单独装药射的前装火炮而已。

从原理上讲,其实就是一个子母炮。

唯一的区别就是,子母炮的子炮,一般都是以炮管尾部的竖截面为结合点,竖截面是把子炮装进母炮炮管的,不会把把母炮炮管损坏,很大程度上延长了火炮的生命周期。

而这个火炮就是在结合点设置了一个生铁铆栓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密封性的影响,保证了有效射程。′w·a_n\z~h?e*n.g-s¨h`u?.′n/e¨t.

对于火炮的铸造,梁明原本是想采用景山炮场的法子,内部用铜外部裹以生铁,利用他们不同的张力,加大火炮内壁的膛压,增加射程,同时也是减轻重量。

但时间不允许了,为了赶时间只能简单的用青铜铸就了。

一刻钟十五的平均记录,这就是中华号最大的保护层,每分钟一次射,这在当今的世界里怎么说也是屈一指的。

“敌进六里。

瞭望手的呼喊惊醒了梁明,“六里”,微眯的眼睛中射出一缕精光,“试射。

“试射”随着梁明的轻语洪亮的喊声再次响起,舰台上的旗手也上下挥舞着手中的小旗将命令传达了下去。

所谓的“试射”就是一支编队中相隔开的几艘战船按照瞭望手的报数进行炮击,主要是为了测量一下双方的距离是否准确。

梁明的船队可没有测视仪,瞭望手的报数只不过是依照经验的“目测”。

“轰轰”站在船的梁明感到脚下的甲板微微一震,嘴角不由得挂起了微笑,这就是大吨位战船的好处。

除了众人皆知的载炮数多外,另一个益处就是甲板的振动小。

自从火炮被运用到战船上后就一直存在着一个问题。

那就是火炮地反震力。

当大炮击时。·比!奇/中\文`网- ?首`发.

瞬间产生地后退力是很大地。

在明制退复进器还没明地时。

战船上地炮手还要在每次炮击后重新将后退到炮仓地火炮推至舰桥。

就是现在这个时候。

欧洲地战舰也不过是用绳索将炮坐绑定而已。

而强大地反震力却丝毫没有消弱。

梁明很庆幸。

他早先为了满足一个客户地“逼真”特意翻阅过欧洲风帆战舰地资料。

对于19世纪中叶才被明地制退复进器也有过详细了解。

正因此仅仅八百多吨位地中华号才会给他抗衡欧洲二三级战列舰地信心。

(炮管与底座之间安装一个缓冲器。

以减少火炮射击时对炮架地作用力。

)风帆战舰时代。

不管是最顶级地战舰还是寻常地巡洋舰。

很少出现多炮齐射地场面。

绝大多数都是一炮挨着一炮地打。

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火炮地反坐力。

想象一下一百多门重达千斤地大炮齐射地场面。

如此巨大地反震力什么样地木制战舰承受得起?所以。

现代描述18、19世纪(中叶)海战场面地电影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同样地画面。

一艘巨大地风帆战船。

侧面开着无数地小窗口中一门门火炮如同点燃地鞭炮霹雳巴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