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2章 赵国灭(1/3)
“我且问诸位,今有一城,突发地震,屋舍坍塌、田地被毁、庶民死伤无数,当如何去救?”
面对扶苏的询问,众人开始思索起来。·5′2\0?k_s-w?._c!o.m^
“这还要救?庶民赖以生存的东西全都毁了,救也无用了啊。”嬴雷觉得扶苏就是在难为人,他们还只是一群没有官职的学生,能说出些什么有用的东西?
不是谁都是甘罗那种天生具有才能之人。
更何况,甘罗死得多惨啊,十二岁的上卿,不到十三岁就死了,连吕不韦都救不了他。
扶苏一记眼神甩过去,嬴雷顿时低下了头去。
一个身着白衣,头分两角的男孩说道:“庶民赖以生存的,不过粮食和屋舍耳,公子,我从邸报上得知,大王派了秦军入赵国代地救援,具体的救灾之策,邸报上没详说,但在下认为,其一定带了大量的粮食,以及足以供给临时居住的帐篷。”
“列星说得在理。”扶苏点头道。
方才那个头分两角的名唤列星,是咸阳城东一户普通人家的孩子,因为在街上用杠杆原理和小伙伴儿玩耍,被路过的赵九元看到了,就成了预科班里的一员。
他果然和匠术有缘,等从预科班里读出来,就送到工学院去。
“光有粮食怎么够?大灾面前,人心不齐,不轨之人定多,要将这些人镇压才是。”又有一人说。
这时,同文学府的送报人送来一份最新一期的《大秦邸报》,扶苏拿过来细细一看,头版头条竟然是地震灾害后重建措施。
秦援救代地一事,如今在咸阳是一大讨论热点,其中灾后重建是众人最关切的问题。
原来先生早己有所准备,趁着热度,在《邸报》上进行科普。
上面竟然还有模拟地震逃跑方法,扶苏一下子来了兴趣,若是遇到在室内跑不掉的情况,就躲在比较牢固的三角区域,譬如屋舍的角落、床底下。
但在战国这个遍地是草棚的地方,若是发生地震,还逃不出去,那真是命啊。
“快,每人将此措施抄录十份,明日一早,便去咸阳各处宣与民知。”扶苏当即说道。
由于识字率低下,《大秦邸报》的每期发行量都很有限,很多时候都靠口耳相传。
这也是扶苏等预科班未成年要做的事,由扶苏统一领导,将《邸报》上民生部分的内容宣传出去。不仅能锻炼扶苏的思辨和组织能力,还能提升扶苏作为大秦长公子在民众心中的威望。e(2白?£+马a¥书$?=院; ?无?+t错=@内μ,容°a*
当然,也有不识字的人将《邸报》买回去,张贴在自己家中,慢慢寻得认字的机会。
一般拿着一个或者几个字,在大街上抓一个白衣读书人,问他这个字是什么意思,白衣读书人都不会吝啬回答。
不少庶民靠着这个方法学会了认字。
赵九元办《邸报》,表面上是宣扬大秦国威,扬秦王之仁,实则是曲线给底层庶民识字的渠道。
这个时代,多数知识都掌握在贵族手中,哪怕有学在民间,机会也少得可怜,《邸报》的出现,便是将封锁在少数人手中的知识传递到更多人手中。
她要的就是这点星星之火。
给底层人更多希望。
众人拾柴火焰高,三十二人很快抄出了三百二十份,扶苏也不去见同文学府的老师们了,首接带着人去咸阳大街小巷。
尤其是过路的商人,这些人能将《邸报》的内容传得更远。
扶苏现在年纪还小,嬴政正值壮年,他做这些小孩子家的玩闹事,不会被朝臣乃至宗室诟病。
这也是嬴政乐见其成的。
咸阳天一阁。
掌柜拿着几张《邸报》上楼,挨个包间敲门,询问是否有人购买《大秦邸报》,报纸并不算便宜,但来天一阁包间消费的都是不差钱的主儿。区区几张报纸,不过是洒洒水的事。
正在咸阳天一阁五号包厢用膳的王渺看到有报纸,立刻买了一份。
自从《大秦邸报》创刊以来,她期期不落,这次也不例外。
“掌柜,这一期头版头条是什么?”王渺的好友郑思问道。
“正是南山侯亲自撰写的地震灾后重建攻略庶民自救篇。”掌柜乐呵呵道。
王渺没有和掌柜搭话,而是首接拿起报纸看了起来。
尤其是南山侯撰写的文章,她向来要读个十几遍。
“原来一场灾难时和发生后,要做这样多的事。”王渺不禁惊叹。
郑思赞同地点头:“这是南山侯所写,南山侯当真是奇才。”
她看向正在认真看报纸的王渺,又道:“渺渺,先前你见过南山侯,南山侯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说起这个话题,王渺的眼神一下子亮了。
“他是个顶顶好的人,他爱重我们女子,知道我们女子在这世上不易,所以愿意为我们争得一条出路。”王渺说到赵九元的时候,语气十分柔和,与她平日里将门虎女的作风完全不一样。¢6+1^看/书·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身穿大秦:病弱谋士她支棱起来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