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 > 第49章 以工代赈(二)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9章 以工代赈(二)(1/2)

目录
好书推荐:

在高顺铁腕而高效的组织下,十多万参与劳役的百姓被迅速分成了无数个小队。_兰¨兰.蚊.血. !冕~费?悦!渎!

青壮年劳力,被派往任务最重的修渠和筑墙工地。他们是这场全民总动员的主力军。

而老人、妇女,甚至半大的孩子们,也没有闲着。他们负责运送土石、烧水送饭、看护物资。

甚至在休息的间隙,为青壮们缝补磨破的衣物。

整个元氏县,变成了一个井然有序的巨大工地。

县衙的府库,也在这时发挥了定海神针般的作用。

从黄、李两家抄没的钱粮,被毫不吝惜地投入到后勤保障中。

工地上,每日都支起数百口大锅,熬煮着稠密的粟米粥,确保每一个干活的人都能吃饱。

刘景更是下达死命令,负责挑土筑墙的重体力劳工,每日必须额外加餐,保证能见到肉腥!起码能喝上肉汤!

这在寻常百姓想都不敢想的待遇,毕竟自己以前做劳役还得自备粮食,自备钱。

刘景的政策让所有人都鼓足了干劲。

元氏县西部的泜水和汶水两岸,工地上人声鼎沸,热火朝天。

县城西周,更是壮观。

砖石堆积如山,无数人肩扛手提,蚂蚁搬家一般,将一块块沉重的石料运上城头。

元氏县的城墙,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寸寸地拔高,一层层地加厚。

刘景与贾诩并肩立于城楼之上,看着下方那热火朝天的宏大景象,心中百感交集。¨我^得¨书_城· /更′歆_最\全?

贾诩的眼中,满是震撼与拜服。

他对着刘景深深一揖,声音中带着难掩的激动。

“主公此举,惊天动地!这哪里只是修渠筑城,这分明是在炼心,是在铸魂!”

“将十数万百姓的命运,与元氏县的存亡,死死地捆绑在了一起!”

“经此一役,元氏县民心之固,将坚如磐石!此乃千古不易之功!”

刘景望着远处连绵不绝的工地,眼神深邃。

“春耕迫在眉睫,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两个月。”

分到田地的希望,对吃饱穿暖的渴求,像一团火,在每个人胸中燃烧。

工地上,号子声此起彼伏,泥土的芬芳混杂着汗水的咸味,弥漫在空气里。

西条主渠的轮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勾勒出来。

县城的城墙,也在无数双手的堆砌下,节节攀升。

然而,再炙热的火焰,也经不起无休止的消耗。

一个月后,问题开始浮现。

高强度的劳作,让许多人的身体逼近了极限。

疲惫在人群中开始蔓延。

起初是抱怨,后来是沉默,最后是麻木。

一些地段复杂的河道,更是让工程进度屡屡受挫。

人群干活的积极性,眼看就要熄灭。

刘景第一时间察觉到了这种变化。

他没有在县衙里发布什么慷慨激昂的文书,而是首接脱下了县令的官袍,换上了一身粗布短打。-1¢6·k-a-n.s!h·u_.¨c¢o!m_

他走下高台,走进了工地。

他拿起一把锄头,和最疲惫的那群人一起挖土。

汗水顺着他年轻的脸颊滑落,滴进脚下的泥土里。

午间,他也不搞特殊,首接从大锅里盛一碗粟米饭,就着咸菜,和民夫们一起蹲在地上,大口吞咽。

“老哥,这膀子还受得住吗?”

“小伙子,家里婆娘孩子都好吧?”

他用最朴实的问候,传递着最首接的关怀。

这一举动,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能撼动人心。

原本麻木的眼神,重新亮了起来。

“县尊大人都跟我们一起干,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干!为了这地,为了这城,拼了!”

刘景还设立了“劳役模范”,每天评选,奖励也简单粗暴。

一块腊肉,半袋粟米,首接送到模范的家人手中。

高顺则把练兵那一套,原封不动地搬到了工地上。

他将十万左右的劳役,以乡、亭为单位,编组成一个个方阵。

设什长、亭长、里长,层层负责。

每日清晨,各方阵集结,部署任务。

每日傍晚,总结进度,奖惩分明。

在他的铁腕管理下,混乱的工地变得井井有条,效率大幅提升。

如果说刘景和高顺是强心针,那贾诩就是迷魂汤。

在各个工地的休息区。

他从不摆县丞的架子,总是笑呵呵地和百姓们坐在一起,聊着家常。

“老乡,等这水渠修好了,你那几亩薄田,可就成水浇地了,一年能收两季粮呢!”

“你们看这城墙,再加高五米,以后别说太行山匪了,就是正规军来了,也得望墙兴叹!咱们的家,就稳如泰山了!”

他用最朴实的话,为所有人描绘出一幅看得见、摸得着的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