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章兵临城下(2/4)
,虽然我这次把平壤交还给大明,但是作为交换条件,我会以天气寒冷不利撤兵行动、等候天皇陛下给明使的回书等理由,争取和明使达成一个协议。大同江以南的庆尚、全罗、忠清、京畿四道,暂时由日本辖属,然后伺机而动。加藤那个莽夫不必提他,我现在是为全军的安危着想,至于丰臣老爷么,如果他还保持着当年平定关东北条氏时的敏锐头脑,我认为是会赞同我的意见的。”
“听将军这么一说,我有些明白了,其实照现在这种情况,就是想进兵也不太可能啊,还不如暂时忍耐一下。只要大明不出兵,朝鲜没了外援,就是我们彻底征服这个国家的时候了。”远藤又次郎看了小西行长一眼,使劲点了下头道。
“呵呵,希望如此吧,丰臣老爷在京都时大肆派官,连大明关白的官儿都封出去了。其实我倒觉得,如果这次出兵能够把朝鲜征服,就已经是一件很辉煌的战果;至于攻打大明朝,夺取中华土地,或许后人经过努力可以做到,我们这一代,嘿嘿,有些难啊!”小西行长一边望着顺安方向,一边和远藤说着。
“将军快看,有人马出城了!”一名武士手指前方,小西行长忙伸长了颈子看去,果然远远望见从顺安城中驰出一队人马,向平壤方向而来。
“来了啊!”小西行长兴奋地扭头向众人道,“鼓乐准备,待会儿一定要打起精神好好地吹奏,可不能因为这个,让明朝使者以为我们日本不懂得礼仪啊。”
“将军,好多人,似乎有些不对。”远藤又次郎迟疑地观望道。
“总得这样吧?毕竟是他们明朝派来的有地位的官员嘛。萝拉晓税 首发”小西行长口里这么说着,还是顺着远藤的目光看去,这一看也有些不安起来,从顺安城中出来的人马排成一条长龙,快速行进,照这样子,怕是有一两千人不止呢,太夸张了吧!中国人就是讲究排场,早知这样,我应该多派些人出来迎接,以示对等之姿。小西行长心里嘀咕着。
“不好,真的是圈套,快看那边!”远藤又次郎惊叫一声,这个时候不但从顺安城里源源不断地驰出队伍,从城两边,也有大队兵马涌了出来,成扇形张开,向平壤城扑来。虽然还离着40多里路,但是从风月楼高处望下去,好似乌云遮日般黑压压的一片,旌旗招展,盔甲明亮,总有三五万人之多,竟是一支极庞大的军队突然出现在视野里。
“是明朝的军队。”小西行长试图压住内心的巨大震撼,但是话一出口,连他自己也听出来是带着颤音了,小西行长担心失态,不敢再张嘴,只好把手一摆,扭头冲下风月楼去。
“快回城!敌人攻来了,准备打仗吧!”远藤又次郎拼命大喊着,众人先是愕然,继而明白了,鼓乐队顿时大哗,群起转身奔逃,锣鼓喇叭扔了一地,众武士喝骂着,用马鞭和拳脚来掩饰自己的慌张,最后终于止不住也跟着奔逃,好在离城只有半里路许,虽然狼狈,但总算安全退回城去,沉重的城门死死地合住。
漫天的大雪飞舞着,凄厉的北风呼啸着,撕心裂肺的号角声阵阵传来,数万骑兵的奔驰声如雷鸣般越来越响,越来越近!
在这样恐怖的气氛中,如果平壤城有脚,怕也是要转身飞逃的,但是它没有脚,所以只好惊恐不安地立在原地,陪伴着同样惊恐不安的守军。虽然身躬庞大,但在重兵的合围下,这座孤城却仍是显得那样的楚楚可怜。
午时未过,明军前锋5000人已经来到平壤城下,他们没有攻城,而是在弓箭火枪射程之外不停地围着平壤城飞驰着,每经过一座城门,就会有一千名骑兵留下来列队,不一时,除了东面两门外,其余四门均被明军封锁。
小西行长和众武士伏在城上的箭垛后看着明军飞驰来去,紧张得手脚都要僵住了。“将军,要开城门出去冲杀一阵吗?”远藤又次郎小声问道。可是看着明军十三四个千人骑兵队陆续开到城外各门列阵,而后面仍不断出现明军步兵队伍,他马上就说服自己打消了这个荒唐的念头。
“背信弃义,背信弃义啊!想不到中华人这么狡诈,明修栈道,暗渡什么仓!”望着城下大军云集,小西行长紧攥双拳,愤恨地喃喃自语。
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颇深,上层贵族都以懂中华典故为荣,小西也不例外,平常也时时引用中国的成语。虽然说得似是而非,但在手下众将听来,已经是非常的有学问了。看他如此气愤,远藤等人均是连连点头,大骂中华人狡诈,似乎忘了议和一说,本就是他们打算用来骗人的,只不过却被对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已。
望着面前雄伟高大的平壤城,李如松心生感慨,禁不住捋须吟道:“提兵星夜到江干,为说三韩国未安。明主日悬旌节报,微臣夜释酒杯欢。春来杀气心犹壮,此去妖氛骨已寒。探笑敢言非胜算,梦中常忆跨征鞍!”(注:三韩,为公元前二世纪左右在朝鲜地区形成的部落联盟,分别为马韩、弁韩、辰韩。诗中以三韩喻指朝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龙战三千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