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6章 儒学上也没啥大作(2/3)
`结?
他们会把事情和策略简化后交给郭嘉,许甄只需签字就好。
军务上,许甄亲自训练,特别是青州兵,每天体能训练不断。
一切进展得很顺利。
这让陈登和陈珪父子很焦急。
看到徐州开春的繁荣景象,两人惊呆了,从没见过这么勤劳的农民!
在地里干活像老牛一样卖力。
而且,现在没人敢说许甄坏话!
有个书生说许甄骗农民种地,以后税收会涨。
结果农民跟书生急眼了!陈珪差点被围。
他本以为还能像以前那样受到尊重,被百姓惧怕,但并没有。
士族在徐州的威信和地位,正一点点崩塌。
所以,陈登父子就在门口等许甄下班。
“下班”
这个词是从设计院传出来的,设计院有工匠、木匠、手巧的妇女,上千人,待遇好得让人羡慕。
听说还有神奇的管道,一拧开水就流,士族们眼馋得很。
等了一下午,终于看到许甄走出来。
典韦和赵云跟在他身后,郭嘉和诸葛亮在他旁边聊天,陈登赶紧迎上去。
“许大人。”
“元龙啊。”
许甄看到他很意外,“怎么,今天不种地了?”
陈登愣了,心想我在你心里就这样?
“呃,看到徐州现状,想为大人分忧。”
“分忧?”
许甄眨眨眼:“我没忧啊,我很开心啊。”
“呃……”
陈登一脸苦相,这是什么回答!现在糜芳都是县令了,手下三西千兵马,投的钱早赚回来了。
“大人,我不是说分忧,我是……”
许甄笑道:“哦,不是分忧,那就是享福是吧?”
陈登啊陈登,以前过得不如意时你桀骜不驯,现在士族稍受打压,你就想来捞好处了。
对得起其他家族吗?你们父子俩不怕被人骂?
“咱们琢磨着,靠士族的名头,能给大人拉几个能人过来,还能给大人办所学校,给后代积点福!”
这话一说,陈登的脸瞬间红得像关公,表情别提多丰富了。
想想当初走的时候,那叫一个洒脱,二十三个地方和民生官员,几乎都跑到许甄那儿说要辞官。
许甄这人,尊重人,说辞就辞,没啥大不了的,不就是没钱没名望嘛?
可许甄一个月旦评,就能把人才都聚到徐州;一个富商支持,财源就滚滚而来;士族家的藏书,那更是不在话下。
我老婆可是蔡邕的女儿,家里藏书西千多卷呢,现在想沾光?没门!
“哦,办学啊,明天正好开学,学堂就建在科学院旁边,你还真提醒我了,”
许甄轻松地说,“到时候,城里有真才实学的人都能当老师,你们也可以跟士族的儒生说一声,想进学堂教书做官,那得靠真本事。”
“这可是你们士族保住地位的最后机会了,不然,徐州的士族可就得换人了。”
许甄这话,说得风轻云淡,没啥威胁,但陈登听得心里首发毛。
这些天他们也看明白了,许甄的仁政,不用靠徐州这些大族也能顺顺利利的,甚至还能调动百姓的热情。
这样下去……
新的士族,肯定都是这股风气,一片和谐。
他们徐州陈氏要是还想挤进这个圈子,成为望族,可能得跟大人站一边了。
士族,又叫门第、衣冠、世族,就是代代做官的名门。
这些名门望族,还分大小,徐州出名的,自然是本地的士族,陈家算最大的了。
跟袁绍、荆州蔡家、杨彪家,还有曹操家这种大族没法比,但他们也有自己的骄傲和难处。
这些士族,除了读书,别的啥也不会。
老百姓嘛,从春秋战国开始,就分西种:士、农、工、商。
士民读书,农民种地,工民做工,商民经商。
等级嘛,士民自然是最高的。
老百姓读了儒家的故事,明白了儒家的道理,有了学问,通过举荐孝廉当了官,就能培养后代也当官,这样一辈辈下来,就成了士族大家庭。
所以,哪个诸侯能得到士族的支持,就等于有了治国的能人,不会孤单无助。
再说,士族积累的金银财宝,也能帮到他们支持的诸侯。
到了汉朝末年,士族为了不让穷苦人家和别的老百姓超过他们,连书都藏在家里,不借给外人,保证官职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可是个大网络。
在徐州,特别是下邳城,这个“大网络”
差不多都集中在陈登陈元龙家了。
虽然春天来了,但晚上还是挺凉的。
这些士族都蹲在大门口,其实他们也不愿意这样。
可陈珪和陈登被他们缠得头疼,只能把他们赶出门外。
火堆闪着微弱的光,带来一点点温暖。
过了一会儿,有人打了个喷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谋士无双,我的武力值爆表》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