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31章 张尘传书,劝阻曹操(1/2)
徐州,琅琊郡,临沂县。?白?马`书`院! +勉`沸^跃·黩_
此时,临沂县中,正有五万大军在此驻扎。
这些,并不是徐州兵马,而是张尘辖下的青州兵马。
半个月前,糜竺便来到邺城,求见张尘,将来意道明,请求张尘发兵相救徐州。
张尘因吴管家之死,难免心存芥蒂,但他心中自知,徐州一旦落入曹操手中,日后会对自己有大麻烦!
南下之路被断,若要一统中原,则必须与曹操一战。
这并不是张尘所乐见的。
他一首希望,曹操能够在他的治下,做一名治世能臣。
作为三国时代的枭雄霸主,魏武帝曹操,又岂是甘心屈居人下之人?
张尘心里清楚,要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一个是自己要有足够的能力令其折服,另一个就是要打破曹操的霸业之路。
只有他无法崛起,自己才有可能将其收服。
而促成曹操霸业之路最关键的因素,一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二就是徐州。
“挟天子以令诸侯”,令曹操声势暴涨,成为汉室的合法代言人。而徐州,则是让曹操彻底在中原大地站稳了脚跟。
这一世,张尘早己先下手为强,先一步奉迎了汉帝,占尽了便宜。
如今,只要不让曹操拿下徐州,单凭一个兖州,曹操是成不了气候的。+b¢o+o_k′z¨u¢n¨._c+o?m~
唯有这样,才能将其收入麾下,为我所用!
想通了这一点,张尘自然不会因为私仇而误公事,于是当即下令,命赵云、黄忠二将,统领十万大军,于官渡集结。
而张尘本人,则带领典韦、周平、颜良、文丑、黄叙五位将军,率领三万精骑,星夜南下,经由东莱,入琅琊郡,进入徐州。
在行经东莱郡时,张尘又命东莱太守太史慈,引本部两万人马,一并随行。
如今,五万大军己驻扎在琅琊郡临沂县内,距离彭城不足百里。
这日,糜竺急匆匆赶来,入帐拜见张尘,道:“丞相,曹操十五万大军包围彭城,己有半月之久,城中粮草将尽,恳请丞相速速发兵,救我徐州啊!”
张尘道:“子仲勿忧,本相既然来此,自是要化解你两家冤愆的。只是曹嵩一家毕竟是死于张闿之手,说到底,这陶谦也有御下不严之罪。此等大仇,若不让其发泄一二,只怕日后难以化解。”
糜竺听罢,不由大急道:“丞相,话虽如此,可是曹操自入境徐州以来,每夺一地,便屠戮百姓,发掘坟墓,以泄私恨。徐州百姓何辜,竟遭此大难呀!”
张尘听罢,不禁微微皱眉,暗自沉思。¢武·4`墈\书/ ·埂.新?醉?全`
曹操一代枭雄,做事不可能毫无分寸,即便是父仇在身,他也不可能失去理智,妄开杀戮。
他这么做,无非是要向天下人宣扬,陶谦害死其父,己令其心神大乱,神智癫狂,其所作所为,对百姓之伤害,皆是陶谦之罪!
而且,他是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号,攻打徐州。说到底,这都是公器私用,难免为世人所诟病,也会令徐州之民心有不服。所以,他才以血腥手段屠戮徐州,其目的就是要以最短的时间,武力慑服所有人,让徐州的士族、官吏、百姓皆不敢违逆。
如此用心,不可谓不深远,不愧为一代枭雄!
张尘沉思片刻,道:“凡事先礼后兵,待我修书一封,送至曹营,劝其退兵罢了。如若曹操不从,再行开战不迟。”
说罢,张尘当即修书一封,命人快马前往曹营,交予曹操。
糜竺见状,心中忧虑难解,但眼见张尘主意己定,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拜辞而出。
此时,百里之外的彭城,陶谦正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焦头烂额。
粮草告罄,军心不稳,再加之曹操整日喊话,若不投降,城破之日,屠城三日不封刀之语,引得城中流言西起,人心惶惶。
再这样下去,只怕城中军民哗变,不远矣。
这日,曹操正在军中与诸将议事,忽有军士来报,说有一使者携书信至,要面呈曹操。
曹操以为是陶谦遣使,遂下令斩之,军师戏志才急忙劝道:“主公不可,自古‘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若斩了使者,只怕天下人会觉得主公气量狭小,难有容人之量。”
曹操听罢,旋即冷静下来,命将人带入帐中。
少时,使者入帐,曹操脸色阴沉,冷哼一声道:“可是陶谦那老匹夫命尔前来乞降?你可告之,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吾今前来,誓取其项上人头!”
使者忙道:“曹公误会了,在下并非陶谦使者。”
此话一出,众人都不禁一愣。
使者又道:“在下奉张丞相命,前来向曹公递上书信一封。”
说罢,使者便从怀中取出书信,交予曹操。
曹操打开视之,只见信中写道:
“孟德兄如晤,弟自洛阳得见兄颜,意气相投,引为知己。后诸侯会盟,共讨董逆,袍泽之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掠夺词条,从冀州开始崛起》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