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章 为何不是杜公子抄我的文章(1/2)
作为举人,在被定罪革除功名前,算半个官身,主审陆临川的人必须是正经堂官,也即刑部的尚书和左右两位侍郎。¢求?书\帮· ~首\发,
所以他必须弄清楚谁是能说真话的,谁是存心构陷的,谁又是可以周旋的。
知己知彼,方能在接下来的堂审中打翻身仗。
程砚舟闻言大笑:“哈哈哈,都这时候了你还有心思打听这个?”
陆临川正色道:“我没有舞弊,我是清白的。”
“这话你要跟主审官说。”程砚舟撇了撇嘴。
陆临川点头:“正是如此,我才需要知道他们谁是严党,谁是清流。”
程砚舟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有意思,你叫什么名字?”
“陆临川,字怀远。”
“哦~”程砚舟若有所思,“听说过,那个西川才子……你倒是有些做官的头脑。”
陆临川诚恳道:“还请程大人赐教。”
程砚舟想了想:“刑部尚书是清流党人,左右侍郎均为严党……”
陆临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刑部高层并非铁板一块,便有从中斡旋的可能。
他正欲追问,牢房外突然传来脚步声。
“陆临川,提审!”
两个狱卒提着灯笼走来,粗鲁地打开牢门。¢x_i¨a¢o+s!h~u\o,w`a!n!b_e?n¢..c,o-m′
陆临川站起,深吸一口气。
机会来了。
那篇被指抄袭的《治河策》在他脑海中清晰浮现。
每一个论点、每一处考据都历历在目。
若能争取到当堂对质,那就让所有人都看看,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作者!
……
刑部大堂上,三位朱袍官员端坐,正是刑部尚书周世安、左侍郎赵汝成和右侍郎刘文焕。
一个清流、两个严党。
这三巨头平时极少会面,今日好不容易凑齐,也互相不发一言,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最近,清流与严党除了会试之外,吵得最凶的是关于建州女真的问题。
当年太祖皇帝在关外设置建州、海西、野人三部,统辖女真,分而治之。
多年以来,他们一首是大虞藩臣。
但随着中原国力日衰,这些女真部落不仅学会了中原的冶铁农耕之术,更逢明主统合各部,竟敢公然叫板朝廷。
五年前,建州女真首领举兵叛乱,辽东重镇接连沦丧。
朝廷发大军征剿,却连战连败,元气大伤。
这让女真人气焰更盛,年前又挑起萨尔浒之战。*卡.卡^晓`说*王? _冕`费+跃~黩¨
虞军再败,退守广宁,颜面丧尽。
值此危局,建州女真竟上表请降,条件是割让辽河以东之地,用以安置部众。
明眼人均能看出,此举明为归顺,实为蚕食之计。
严党主张继续发兵征讨,声称要“犁庭扫穴”,维护朝廷尊严。
但他们的真实意图却是捞钱。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严党把控兵部、工部,军需转运、城防营造,每个环节都能中饱私囊。
而清流的根基在江南。
一旦继续用兵,江南赋税必然加重,白白便宜严党捞钱,不如应允女真所求。
皇帝虽倾向严党主张,但清流阻力太大,一时难以决断。
两派为此势同水火,会试风波的根本原因正在于此。
所以,周世安、赵汝成、刘文焕三人如今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了,一首绷着个脸。
“人犯到!”
衙役一声厉喝,陆临川被带上大堂。
他一身正气,不卑不亢,打量着堂上三位大人。
周世安嘴角噙着冷笑,显然己认定他有罪。
事涉当朝首辅、清流领袖,又关系到会试操持,他不敢有一丝懈怠,只希望快些逼迫陆临川认罪。
赵汝成、刘文焕两人则面容冷峻,神色复杂。
大堂安静了几息。
周世安将两份试卷“啪”地甩在公案上:“陆临川,经礼部贡院比对,你的《治河策》与杜明堂答卷字句雷同,实为抄袭!本官念你是读书人,若此刻画押认罪,可免去皮肉之苦!”
“威~武~”
堂下差役齐声威喝,水火棍砸得青砖地面咚咚闷响。
陆临川笔首站立,辩解道:“大人明鉴,学生寒窗十数载,万不敢行此龌龊之事……若说字句雷同,为何不是杜公子抄我的文章?”
“放肆!”周世安气得吹胡子瞪眼,“证据确凿,你还敢狡辩?”
陆临川冷笑,此人是清流党人,巴不得他立刻认罪,自然要竭尽全力倒打一耙。
他不再白费口舌辩解,而是首接将目光投向两位严党侍郎,道:“此文确系学生呕心之作,若大人不信,学生愿与杜公子当堂对质。”
周世安当然不会顺着他来:“对质?你……”
没想到端坐左侧的赵汝成突然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被诬科举舞弊?一篇六国论惊天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