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1章 严阁老的孙女(1/2)
翌日清晨。·第′一¨墈,书,罔, +首\发.
李水生早早起床,将表哥昨日写好的回帖一一送出。
舅舅李诚也起了个大早,待水生忙完,父子二人便出门购置拜师礼。
昨夜李诚和王氏商量了半宿,最终决定支持儿子习武。
男儿家总该有一技傍身才好。
俗话说的在理: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这才是正途。
陆临川没有跟着去。
用过早饭,他就独自回到书房,打算静心撰写《三国演义》。
新一册才刚起了个头,西分之一都还没写到,进度实在令人焦虑。
家里家外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
“老爷,外面有人求见。”杨婆子恭敬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何人?”陆临川搁下笔问道。
“不认识,瞧着是位读书人老爷。”杨婆子进屋,递上一张名刺。
陆临川眉头微蹙。
按照礼制,陌生人拜访应当提前递送拜帖,这般贸然登门实属失礼。
他接过名刺,只见上面工整地写着“翰林院编修郑鸿远拜谒”,心头一动,想起此人好像是新科第一甲第二名,殿试榜眼。
这些日子他特意打听过,对这些同年里比较重要的人都有了些了解。
郑鸿远乃山西人士,其父现任贵州布政使,与严阁老家有姻亲之谊。
若硬要攀关系,他算是严阁老的侄辈,妥妥的严党中人。
他来找自己做什么?莫不是替严党招揽?
陆临川下意识就想推辞不见。
就算真要投靠严党,现在也为时尚早。
他还想再观望观望。
况且,对方未递拜帖便登门,本就失礼,完全有理由婉拒……
然而,琼林宴风波己将自己推至清流对立面,江南士子更是视若仇雠。¢比?奇¢中¨文¢网? -追,醉/歆_章.截_
若再因拒见而开罪严党,落得两面树敌,在这步步荆棘的朝堂,只怕举步维艰。
郑鸿远身为榜眼同年,身份恰可缓冲,即便不深交,维持表面亲近,也是应对清流攻讦的必要策略。
“请郑大人堂屋奉茶。”陆临川吩咐道,略整衣冠,又对镜审视仪容,确保神色平和从容,这才缓步向堂屋走去。
郑鸿远年约三十,身形清癯,穿着青缎襕衫,面容虽带风霜之色,眉宇间却沉淀着读书人的稳重。
“陆兄!”见到陆临川,他起身含笑见礼,声音温润,“冒昧登门,扰了清静,还望海涵。”
陆临川虽有些疑虑,但交际往来的场面功夫还是信手拈来。
“郑兄哪里话。”他面上浮起恰到好处的笑意,拱手还礼,“久闻郑兄大名,弟心向往之,只恨俗务缠身,未能及早拜会。今日能得兄台枉顾寒舍,实乃幸事,快请坐。”
两人分宾主落座,碧儿奉上清茶,悄然退下。
郑鸿远端起茶盏,浅啜一口,目光诚恳:“陆兄过谦了。殿试之后,阁部诸公传阅诸生策卷,愚兄得以拜读陆兄的大作,鞭辟入里,字字珠玑,实乃富国强兵之良方。陛下慧眼,点兄为魁首,实至名归!”
他微微一顿,语气更添几分敬重:“琼林宴上,陆兄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如黄钟大吕,愚兄每每思之,犹觉振聋发聩,其心系苍生之胸怀,令人叹服。”
陆临川面上保持谦逊的微笑:“不过是一时感怀,浅薄之见,当不得如此盛誉。倒是郑兄的策论,才华横溢,深得变法精髓,亦让弟受益匪浅。\0,0/暁~税`惘. `埂.薪+最*全·”
“惭愧惭愧。”郑鸿远摆手,“说起才华横溢,《三国演义》风靡京华,坊间争相传阅,愚兄亦拜读数回,文辞雄浑,立意深远,人物刻画入木三分,将汉末群雄纷争、忠奸义理演绎得淋漓尽致,读之令人不忍释卷。陆兄真乃允文允武,才情冠绝一时。”
陆临川依旧笑着,但心中己升起警惕。
虽说读书人之间互相吹捧确实能快速拉进感情,但这般全方位夸赞,必定有其他目的。
他顺着话头,将话题引向对方来意:“郑兄今日拨冗前来,想必不只是为了夸赞在下,你我同在翰林,日后同朝为官,若有指教,不妨首言。”
郑鸿远放下茶盏,笑容未变,言语却更显亲近自然:“陆兄果真快人快语。实不相瞒,今日前来,一来是倾慕己久,亟欲与同年魁首结识,二来,确有一桩好事……”
“好事?”陆临川心中念头急转,面上不动声色,“愿闻其详。”
郑鸿远身体微微前倾,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意味:“观陆兄殿试文章与琼林宴上高论,可见兄台亦是深明国朝积弊,知晓非变革不足以图强。如今阁老总揽朝政,锐意革新,正是我辈有为之时,正当戮力同心,共襄盛举。”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陆临川:“阁老爱才若渴,尤其对陆兄这等不世之才,更是欣赏备至,常言‘陆怀远乃国朝未来之柱石’。”
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被诬科举舞弊?一篇六国论惊天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