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章 八级工评级(2/2)
4;倒是中院的易中海,钳工技术确实过硬..."
第二天一早,方青云穿着笔挺的白衬衫、藏青裤子,胸前别着工作证,和父亲一起走向轧钢厂。路上遇到的工人都投来惊讶的目光。
九点整,一辆黑色伏尔加轿车驶入厂区。三位苏联专家走了下来——为首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高大老者,胸前别着劳动红旗勋章。
"3дpaвctвynte!(你们好!)"方青云上前用流利的俄语问候。
老专家眼前一亮:"你的俄语很标准!在哪儿学的?"
"自学。"方青云谦虚地回答,随即向双方做了介绍。
焊工车间的考核首先开始。理论考试中,方青云在翻译时不动声色地将关键术语解释得格外清晰。方铁的回答让专家频频点头,但相比车间里真正的技术骨干老王,还是稍逊一筹。
实操考核时,方铁熟练地操作焊枪,但一个仰焊位置的焊缝处理得不够完美。老专家看了看,在评分表上写下"5级"。
中午在食堂用餐时,何雨柱特意过来打招呼。方青云趁机向专家介绍:"这位是我们厂食堂的何师傅,他做的红菜汤很正宗。"
老专家尝了一口,惊喜道:"kak в mockвe!(跟莫斯科的一样!)"原来这位专家是莫斯科人,对家乡菜格外怀念。
下午的钳工考核中,易中海果然表现出色。他加工的零件尺寸精准,表面光洁度极高,老专家满意地给出"6级"的评分。而年轻的贾东旭则频频出错,最后只勉强拿到"2级"。
锻工考核时,刘海中满头大汗地操作着,但精度始终达不到标准。老专家摇摇头,在评分表上写下"5级"——与方铁同级。
考核结束时,老专家把方青云叫到一边:"年轻人,你们厂的工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那个易和方还不错,其他人..."他摇摇头,"需要多向苏联学习。"
回四合院的路上,方铁虽然有些失落,但很快振作起来:"五级也不错了,工资能涨二十多块钱呢!"
当晚,四合院里几家欢喜几家愁。易中海家热闹非凡,六级的评定让他成为院里工人中的佼佼者。刘海中则阴沉着脸,把五级的评定书摔在桌上,他原以为自己怎么也要跟易中海一个等级。
"老方啊,恭喜恭喜!"易中海拎着瓶二锅头来串门,"五级很不错了!"
方铁憨厚地笑笑:"比不上您啊,六级可是顶尖了。"
易中海摆摆手,突然压低声音:"老方,你看能不能让青云跟专家说说,给我们东旭提提级?那孩子才二级,太丢人了..."
方青云在一旁听得真切。他不动声色地给易中海倒了杯茶:"易叔,专家评分很严格,轧钢厂厂长改变不了评级结果。"
送走易中海,方家终于恢复了平静。方青云坐在耳房里,回想着今天的每一个细节。虽然父亲没能评上更高的级别,但五级已经比原来的待遇好多了。更重要的是,这次翻译任务让他搭上了苏联专家这条线,在这个"苏联老大哥"说了算的年代,这可是千金难买的人脉。
不想错过《四合院从学外语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