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四十三 章 风雨欲来. 长夜无尽. 步履不停(3/4)
筹协调,清渊兄的船队全力保障。这是其一。”
“其二,”他目光变得锐利,“百万难民,断不能坐吃山空!必须‘以工代赈’!身强力壮者,无论男女,皆可参与组屋建设、道路铺设、沟渠疏通。一则解决其生计,二则加快工程进度,三则培养其技能,为日后立足打下基础!组织管理上,需清渊兄费心,制定严格章程,分班组队,确保效率与质量。工钱嘛,”他看向陈锦堂,“或计件,或按日结,或部分折算为未来房租抵扣,具体细则,需锦堂兄精算。”
“其三,资金。”颜德安的语气变得凝重,“如此浩大工程,同盟会自筹资金,杯水车薪。必须借助外力。两条路:一是向华侨银行、华强银行等华资大行寻求长期低息贷款。家父六月刚牵头成立的‘华强银行’,虽初创,亦可尽力襄助。二是……”他看向陈锦堂,眼中带着询问,“发行专项债券!效法当年陈嘉庚先生为厦门大学募集建校资金之举,向全南洋、乃至全球心系桑梓的华侨发行‘南洋华人安宅债券’!以同盟会信誉和未来组屋租金收益为担保,承诺本息。此举,既可迅速募集巨资,亦可凝聚侨心!”
陈锦堂闻言,镜片后的眼睛猛地一亮,仿佛黑暗中擦亮的火柴:“妙啊!德安贤弟此计大妙!”他兴奋地拍了下大腿,“当年厦门大学的‘侨捐债券’,我可是亲眼所见其威力!南洋华侨,谁不念着家乡?谁不想为同胞尽一份力?我们发行‘安宅债券’,名正言顺!债券面额可分大小,让殷商巨贾、升斗小民皆可认购。认购者即为南洋华人安居大业的股东,荣辱与共!此事若成,资金难题可解大半!”他迅速在纸上写划着,“债券章程、利息设定、还款年限、发行渠道、监管机制……这些细节,必须滴水不漏,方能取信于侨!此事,我与德安贤弟需尽快拟出详案!”
“好!运输包在我身上!”林清渊豪气干云,将碗中凉茶一饮而尽,白瓷碗底重重磕在檀木桌上,发出脆响,“我的船,除了必要的油料补给和船员工饷,运费一概免了!船队随时听候调遣!只是……”他话锋一转,浓眉紧锁,“建材运来了,堆在码头只是废料。要变成遮风挡雨的组屋,需要大量的、熟练的泥瓦匠、木匠、钢筋工!施工队!可靠的、能打硬仗的施工队,从哪里来?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手艺活,光有难民劳力还不够,得有老师傅领着干!”
林清渊抛出的问题,像一块巨石投入死水,让刚刚燃起一丝希望的议事厅再次陷入令人窒息的沉寂。窗外的雨声似乎更大了,无情地敲打着屋顶,也敲打着每个人的心。煤油灯的火苗不安地跳动,将墙上巨大的人影拉扯得扭曲变形。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李锦堂(同盟会负责具体庶务的得力干将)下意识地又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充满忧虑,他低声喃喃,更像是自言自语:“是啊……人来了,住哪里?吃什么?总不能让他们在工地上餐风露宿……”
就在这时,一首凝望着窗外滂沱大雨的颜德平,缓缓转过头,眼中爆射出坚毅果决的光芒,仿佛穿透了眼前的困境:
“住寮屋!就地取材,用最快的速度搭建临时寮屋!”他斩钉截铁地说道,声音如同惊雷,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竹子!漫山遍野都是!油毡布,成本低廉,防水遮阳!用它们搭起简易的棚子,成本低、速度快!先解决工人和部分难民的栖身之所!”颜德平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规划中的几个大型安置点附近区域,“选址就在工地旁边,方便上工。规划要整齐,留出防火通道,挖好排水沟渠,卫生条件必须保证!清渊兄,难民里一定有懂得搭棚建屋的能人,把他们找出来,做骨干!再挑些手脚麻利的青壮跟着学,边干边学!这既是解决眼前的住宿,也是在为后续更大规模的组屋建设培养我们自己的施工力量!寮屋区,就是我们的‘建筑学堂’!”他目光炯炯地看向林清渊,“管理要跟上,分区划片,设寮长,定规矩,防火防盗防疾疫,一样都不能松懈!”
李广耀被颜德平这个大胆而务实的想法点燃了,他立刻补充道:“德平兄此计甚好!我还想到一点:雪兰莪、霹雳那边,因为锡矿和橡胶园不景气,积压了不少失业的建筑工人,都是老师傅!手艺精湛!如果能想办法把他们招募过来,以他们为骨干,带领难民中的青壮和学徒工,施工质量和速度就有了保障!”但他随即也面露难色,“只是……招工的路费、他们初来乍到的安家费、还有如何协调这些老师傅与本地工人、难民学徒之间的关系……这中间的麻烦事,也不少。”
“食宿就在寮屋解决!”颜德平一挥手,思路愈发清晰,“路费、安家费,从同盟会的启动资金和即将发行的债券里挤!优先保障这些技术骨干!至于协调管理……”他看向组织能力最强的林清渊,“清渊兄,这事你来抓!定下规矩,老师傅带徒弟按成效给津贴,做得好的难民学徒优先获得组屋租赁资格!把大家的劲头都调动起来!非常时期,用非常之法!”
油灯的光芒似乎因为思想的激烈碰撞而明亮了几分,昏黄的光晕里,西张疲惫却闪烁着坚毅光芒的脸庞重新焕发出生机。他们再次围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一九五五》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