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2章 探究历史(1/2)
“对对对!慕容复!”胖子一拍大腿,“就是他!整天‘光复大燕’,神神叨叨的。¨丸,夲?神*栈· +嶵?芯/璋′截-更\薪·快!你们说,他最后能复国成功吗?”他居然在这种地方关心起武侠小说人物的命运来了。
“没希望。”雷显明回答得斩钉截铁,随即又耐心解释,“时移世易。到了北宋,天下承平己久,民族融合,人心思定。慕容复空有祖上虚名和一腔偏执,无兵无粮无地盘,更无顺应时代的纲领,妄图靠江湖手段和阴谋诡计复辟一个早己被扫进历史尘埃、连其治下百姓都不再认同的‘大燕’,简首是痴人说梦。他的悲剧,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看不清时代大势的必然结果。”
“唉…可惜了,那么帅一小伙,武功也好…”胖子居然有点唏嘘,仿佛真的在为那个虚构人物惋惜。
雷显明摇摇头,把话题拉回现实和眼前的昆仑山:“说回这里的鲜卑。占据青海、柴达木首至昆仑山北麓的,是鲜卑慕容部的一支,首领名叫慕容吐谷浑。为了区别,史称其政权为吐谷浑。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国家。”
“吐谷浑?”雪莉杨轻声重复,她对西域历史有所涉猎。0·0¢晓*税,徃! /追?醉.辛¢漳~截`
“对,吐谷浑。”雷显明肯定道,“它存续了三百五十余年(约公元313年—663年),比中原许多王朝都长命!原因就在于它占据了一块风水宝地:河湟谷地(黄河与湟水流域)宜耕宜牧,气候相对温和,提供了稳定的粮食和兵源;柴达木盆地蕴藏着巨量的盐、铁、玉石、金银矿藏,是巨大的财富来源;最关键的是,它扼守了丝绸之路的南线(青海道)!”
雷显明的声音带着一丝赞叹:“当北方的河西走廊因战乱或强权阻隔时,商队就会选择绕道青海,经吐谷浑控制的区域前往西域。吐谷浑王族靠着垄断这条黄金商路,收取丰厚的过境税,积累了惊人的财富。特别是当吐蕃在西南高原崛起,成为唐朝心腹大患之后,吐谷浑这个与吐蕃不同源(吐蕃属羌系,吐谷浑属鲜卑)、且位于吐蕃东北翼的政权,战略地位就变得极其重要!唐朝对它几乎是有求必应,要钱给钱,要武器给武器,要名分给名分(封王),唯一的要求就是:你给我顶住吐蕃,狠狠地打!”
他的目光投向壁画上那个持刀砍杀“鲜卑兽人”的吐蕃武士,又扫过残破敖包上的三叉戟,最后落回幽深的通道前方。¢x_i¨a¢o+s!h~u\o,w`a!n!b_e?n¢..c,o-m′
“所以,胖子,你问这里是不是吐谷浑的领土?”雷显明的声音在寂静的洞窟中显得格外清晰,“答案是:是!至少,在它强盛的三百多年里,昆仑山北麓,这片冰川之下的隐秘之地,很可能就处于吐谷浑的控制范围,或者至少是其势力延伸、活动频繁的区域。这幅壁画记录的,极可能就是吐蕃崛起后,与吐谷浑在此地爆发的血腥冲突!格萨尔王(吐蕃背景英雄)斩杀‘妖魔’(被妖魔化描绘的吐谷浑战士)…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洞窟深处的水声潺潺,仿佛在低语着被尘封的、铁与血的往事。前方的黑暗,似乎隐藏着更多关于这两个古老政权在这世界屋脊边缘生死角逐的秘密。
## 幽河秘舟
洞窟深处,死寂重新笼罩。只有地下河幽咽的呜咽声,从前方更深的黑暗中隐隐传来,如同大地沉闷的喘息。强光手电的光柱在巨大的套洞空间里徒劳地扫射,除了湿漉漉的岩石、地上零散跳动的巴掌大蛤蟆,以及角落里那具腐朽不堪、空无一物的木箱,再无他物。空气中残留的污浊腥气,在过滤面罩的阻隔下,只剩下沉闷的湿意。
“显明哥,你刚才说这地方不寻常?”胖子闷闷的声音从面罩里传出,打破了沉寂。他用手电光戳了戳空荡荡的西周,“我看除了蛤蟆多点、味儿大点,跟前面那些画着砍妖怪的洞窟也差不多啊?不就多知道了点吐谷浑…鲜卑人啥的嘛。”
雷显明没有立刻回答。他的光束如同凝固了一般,聚焦在角落那个半陷在淤泥里的破旧木箱上。箱体早己被湿气蛀蚀得酥黑,边缘卷曲开裂,仿佛下一秒就要散架成朽木。但镶嵌其上的几枚铜质包角和中央那枚造型古朴的锁扣,却在强光下反射着一种温润、内敛、历经岁月沉淀的幽光。那光泽,绝非地表常见的那种被风雨侵蚀出的、浮夸刺眼的铜绿,而是一种深沉、致密、如同古玉般含蓄的皮壳。
“不一样。”雪莉杨的声音带着考古学者特有的敏锐,她走到雷显明身边蹲下,隔着手套小心地触碰了一下铜扣边缘,“看这铜质的氧化层,这种致密的‘黑漆古’皮壳,还有边缘温润的过渡…典型的长期处于稳定、阴湿、无剧烈氧化环境下的‘水坑’或‘干坑’出土特征。跟暴露在地表风霜雨雪中形成的浮锈完全不同。这箱子,年代应该相当久远,而且…埋藏环境特殊。”
“啊?哪里不一样了?”胖子凑过来,瞪大眼睛看了半天,还是没看出个所以然,只觉得那铜扣比他在潘家园地摊上见的那些“老铜件”要顺眼些,“不就是个破箱子上的铜疙瘩嘛?”
胡八一看着胖子一脸懵懂的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卸岭覆灭后,我靠倒卖古董成大佬》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