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5章 返程(2/2)
0斤耗炭3200斤,也就是说,我们每日可產1000斤铁,耗5000斤炭,对吧?”
张修集尷尬说道:
“是的,您的热风炉不管是质量还是耗炭量,都远优於皮囊鼓风的低温炉。”
“秦县令,目前我们大关已经產出块炼铁3000斤,优质生铁7000斤。”邱大伟继续匯报导。
秦淮点点头,语气平缓,见邱大伟面有难色,问道:
“是不是还是缺少木炭?”
“是的,根据您走之前的引荐,我已经拜会了周御史两次了,现在总共送来木炭六万斤,加上我们自己烧制的一万斤,一共是七万斤,烧了十几日,目前就剩两万斤炭了。”
大关的每日冶炼数量其实非常高,差不多有1000斤,一年就是36万斤。
可是根据秦淮所知,整个唐朝这个时期一年的炼铁总量也就两三百万斤,按照大关的规模,这么一个偏僻地区的小厂就能占据全国一成还多的份额,显然是不合常理的。
不合理的数据背后,只有一种解释。
不是铁矿不够,也不是炼铁技术差,而是燃料限制太厉害,导致很多矿是无炭可烧、无火可炼,就比如大关。
“木炭的事情,我来想办法,从现在开始,便彻底停了皮囊低温炉,改造的事情等我想好了再定。”
这次彭城之行让秦淮看到了更大的危机,此时的紧迫感更甚以往,哪怕很多事情他还没有想的十分清楚,也没有十分的把握,但是都必须提前做起来了。
毕竟,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烧砖场用到的精製木炭暂时停掉。”秦淮吩咐道。
“秦公,砖场已经停掉了,自从我发现木炭短缺之后就停掉了大规模的烧砖工序,现在三正和李玖一直在进行空心砖的烧制试验。”
“哦?研製如何了?”
“比上次进步了许多,不过,离您的要求还有差距。”邱三正脸庞被炭火熏得黑黢黢的,有些惭愧地回道。
“嗯,改日带我去看看。”
不想错过《大唐:我一个贪官懂点科学怎么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