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3章 秦淮的家底(二)(1/2)
第103章 秦淮的家底二
接下来便是轮到邱二光匯报了,他组织下了语言说道:
“秦县令,帐面上的一万贯,我已经用去了一半,主要是採买大量的营建物资,木材、石材、
夯土、砖瓦、绳索、皮革、铜锭、石灰、黏土等,目前首批採买的已经到了,后续的都还在路上。~x`w′d+s*c-.?c?o¢m*”
秦淮点点头,强调了一下安全问题,並没有多说什么。
这个时代的营建不像现代,既没有大型机械,也没有电气设备,牙人们比较少会爬高踩低,所以哪怕是没有安全帽这种保护用品,也很少出现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大多是搬砖砸到脚、扭到腰这种常见的安全问题。
在杨潜匯报之前,秦淮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
“二光,淮南那个事情,怎么样了?”
“已经在接洽中了,有希望谈成。”
“哦,什么结果?”
“每半个月送石炭一万斤。”
秦淮听到这个数字,开心地露出了笑容。
上次赵新章算计他,想帮他弟弟赵瞬臣的锡山冶场挖大关炼铁场的墙角,秦淮顺水推舟,將张修集“除名”。
不日,他便知道了锡山冶场的煤炭来源,淮南道。~搜¨搜.小^说*网+ ~首,发/
锡山冶场虽然没有用煤炭炼铁的技术,但是场內有烧制石灰的业务,所以也需要大量的煤炭。
淮南歷来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煤炭重镇,此时的主政官乃是淮南道节度使李夷简,李氏唐朝的宗亲,属於全力维护唐朝统治的地方官僚。
浙西道並非藩镇割据之地,所以与淮南道的关係不错,秦淮买淮南道的煤炭为浙西冶炼,问题应该不大,至少不会像徐州武寧军那么难搞。
按照他的吩咐,刘资备此时应该就在淮南,正在帮他搞定从淮南到丹徒的煤炭採买及运输事宜如果洽谈顺利,以淮河→通济渠→邢沟→长江→润州这条水运线路的通畅程度,半月一趟,他就可以实现燃料的初步自由,至少满足大关的需要,是绰绰有余。
届时,大关军镇,冶火不绝,铁石盈仓。
铸兵锻甲、烽燧战车、箭楼城,尽化金石之用。
一座铁铸之城,必將巍然耸立。
神思良久,秦淮呷了一口茶,看向杨潜说道:
“杨潜,你这边天工营的工作,我都悉数掌握,你只需要匯报一下三坊的情况即可。”
天工营不管是酒精还是蒜精,还有他之前让杨校之磨出来的望远镜,以及最近在秘密提纯的硝石,都属於大关的核心机密,秦淮不想徒生事端,特意吩咐杨潜跳过这段。`n`e′w!t?i.a¨n,x_i-.^c*o′m!
“秦县令,铁匠坊目前是蒋干莫在负责,最近因为铁器需求大增,所以增加了很多人手,全职已有25人,临时调配人员有40多人,主要负责燧发枪特別是枪管的製作以及箭簇、盔甲、弩弓等制式铁器。”
“木匠坊主要是我在负责,配合铁匠完成铁木材质的设备营建,还有房屋营建等,全职已有20
人,大都是我以前在城郊干活时带过来的。”
“皮匠坊是刚计划建立的,目前还在筹备当中,主要工作是皮质材料製作,包括革甲、身甲、
披膊、鞍、丝线、水囊、粮袋、行军靴等辅助用品。”
杨潜本来想说一下皮匠坊缺少专业人才的困难,但是看其他人都没有跟秦淮说困难,他也就准备自己消化掉。
有问题,不要直接跟领导匯报索要解决办法,至少要带著对问题的思考或者解决方案再去找领导。
很多时候,领导存在的作用並不是帮你解决问题,而是对你提供的解决方案背书负责。
“找两个好师傅,从这些流民里挑些心灵手巧的妇孺,儘快教会她们,让他们不要保留,教会之后便能以军籍换匠籍,免除匠籍之苦。”
秦淮现在已经有军队了,所谓的匠籍问题再也限制不了他,他能够以此为激励,让这些匠人把自己的看家本领都拿出来,为他所用。
秦淮早就猜到皮匠坊在这一点上有困难,提前就把法子给想出来了。
什么是好领导?这就是。
接下来轮到了李玖,他磕磕绊绊把自己的情况讲了一下,主要就是正在扩建另一座更大的砖窑,而且完全採用了秦淮的方案,改用马蹄型式窑洞,同时增加煤脱焦的燃气管道,有效减少煤炭的消耗。
同时还在研製更接近现代红砖尺寸的小型砖,既然黏土质量问题已经解决,想来小型砖也有希望烧製成功了,这同样可以减少煤炭的消耗,加快產砖的效率,由7天出一炉提高到3天出一炉。
轮到李严了,也是最后一个匯报的人。
“秦县令,就如刚刚所议,军镇初期以50人班底为核心训练,共设置两个校尉,每十人设置一名火长,具体人选,等我跟三正训练一段时间之后,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唐:我一个贪官懂点科学怎么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