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4 章(1/2)
好书推荐:
第4章
姜迎花在床上多躺了一刻才起床。^1^5~1/t/x/t`.~c?o^m+一夜无梦,她的最后一次尝试就像扬了一把灰尘到湖里,一丝涟漪都没泛起。日子还是得继续过啊。如果作为得利者还整天悲伤春秋的,那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了。姜迎花更加用心的照顾姜家两父子,又养了两天,头伤彻底好了。她想,应该扛起养家的责任了。晚间喂姜老汉喝过药,姜迎花袒露了自己的想法。“爹,头伤好了,我打算明天开始做豆腐。”黄豆吃过饭就泡上了,现在说算是报备一声。自从跟巷子里郑家换了豆腐方子后,姜老汉很少过问生意上的事情,几乎全权交给了小迎花。如她所料,姜老汉没有反对,倒是提了另外一桩事。只是姜老汉说话一如既往的不利索,姜迎花连猜带蒙,花了好半天,才终于捋清楚了他的意思。原来小迎花那日卖完豆腐晕倒后,第一个发现的人其实是巷尾赵家的赵老太太。人家第一时间叫了其他邻居来帮忙,最后更是垫付了药费——那会儿姜家确实太乱了,全家唯一一个健康的人倒下了,剩下姜老汉和姜承香连出房门的能力都没有。所以姜老汉交代:明天一早把银子还给赵家,连带着那日帮忙的其他几户人家,也一家送两块豆腐,并登门感谢一番。“应该的。”姜迎花点点头,把这件事应承下来。次日,四更天。更夫敲着竹梆子从北巷路过,姜迎花闻声起床。姜家厨房不够大,专门在院子里搭了个草棚子放石磨。当她推着磨磨了几圈时,隔壁院子里有了动静。不多时,响起了院门开关的声音。姜家和交换营生的郑家比邻而居,这动静,显然是郑家人出门杀猪去了。¨c*h*a`n/g~k`a¨n`s~h-u·.?c¨o,m,姜迎花有几分庆幸,还好姜家换了个豆腐生意。做豆腐嘛,洗豆、泡豆、磨豆、滤豆渣、煮豆浆、点豆腐、倒入模具加压、成型、切块。不是姜迎花自夸,是这么点事对她来说真不在话下。要让她去杀猪,那才是不知道从何下手。她仔细想过目前的处境。县城中包括姜家在内,有两家卖豆腐的。另一家是百年老字号了,城中的酒楼、商铺都从那家进货。姜家没有固定渠道,只能走街串巷的卖。在县城内,一天做一百二十块豆腐有时还卖不完。至于为什么不出城,有两个原因在。一,小迎花出城的次数少,只有过少数几次跟着姜老汉出城收猪的经历,不识路。二,姜老汉一天三顿药不能断,小迎花每天中午必须得赶回家来做一趟饭、喂一轮药。郎中说过,姜老汉目前吃的药仅仅是固本,要是想康复得好一些,后期得换药方子并配合着针灸,预计二十两银子一个疗程。两文钱一块的豆腐,一天做一百二十块,就算每天都能全部卖完,一个月收入也只有七两二钱。住在县城不比乡下,一根柴、一粒米、一棵菜,都要花钱买。这半年来小迎花赚的钱是月月光,一分钱没存下来不说,还要消耗一点姜家以前的存款,想凑够二十两治病的银子简直是天方夜谭。扩大市场已经迫在眉睫了,至于那两点困难,她已经想到了克服的办法。其实还有点别的赚钱方法,只是现下天气又冷,她预计摸清市场后等天气暖和一点再行动。晨光熹微,巷子渐渐活络了起来。头疾刚愈,姜迎花也没想着今天就赶着扩大市场,所以仅仅像小迎花平时一样,做了三板豆腐,一共一百二十块。?8\8`d,u^s_h*u+w+a`n\g~._c,o.m!除去给各家送的豆腐外,剩下的都装到了箩筐里。从朱伯娘家开始,这些日子照顾、帮助过他们的人家,一家两块豆腐,姜迎花一一送过去。最后一趟却是要走到巷子深处。 她左手端着豆腐,右手摸了摸左边袖袋里放着的荷包,确认荷包鼓鼓囊囊的,吁出口气,终于屈指叩响了赵家的门。院子里刨木头的声音停了下来,直到一道年轻斯文的女声从里头传出:“来了!请稍候。”刨木声复又响起。过了几息,门从里头开了半扇,一位白白净净,看上去就斯文又秀气的年轻女子,站到了姜迎花身前。姜迎花在门开之前脸上就挂上了笑,面对比她矮了一个头的女子,只需把头弯低一点打招呼,“秀云婶儿。”徐秀云看着脸嫩,实则嫁到赵家十多年,已经年近三十了。十多年来,公婆为着她丈夫的仕途着想,不与人深交,她便也遵从着不大出门,偶有的几次与邻居狭路相逢,就算想打招呼也叫不出人家名字,只能微微一笑,步履匆匆离开。可眼前这位高大的姑娘,她却是没花多少力气就辨认出来了,然后眼中就露出一点怜惜。说来话长,徐秀云亲爹是秀才,她未出嫁时跟着亲爹学过几个字,读过两本书。赵家就是听闻她贞静贤淑又识文断字,才上门求娶。进门后婆婆也说了,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六旬老太的东施体验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