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38 章(3/4)
好书推荐:
来年,家人还能记得被拐的孩子长什么模样吗?
除非遗传了五六成父母亲的长相,不然对面不相识。“走,去下一个村子。”至晌午,抵达樟木村。他们没听说有第二个被拐的孩子,但是赵锦心被拐的事情已经讲的人尽皆知。他们挨家挨户的请求了,盼望日后能从他们嘴里听到一点线索。“迎花姐,我不跟进去了。在这儿等你。”“为何?你水都喝光了,去把水囊补上,饼子也热一热再吃嘛。”因为麻烦人要有个限度,也因为他奶奶从小提面命,言传身教,赵秉诚有了很高的自觉性,规避麻烦别人。“我表弟往沂水县方向卖货,一上午也走好几个村子,指不定有消息,去听听吧。”“保证只帮你热饼子,不给你夹咸菜。”“……”陈家人是好客的,进了陈家的门,吃什么可由不得他了。鸡肉没得吃,猪肉也没得吃。稀客确实是一位稀客,但杀只鸡来款待确实阵仗有些大了。猪肉则是没有地方去买,乡下人家想要吃猪肉,要么进县城,城里每天都有新鲜猪肉卖,要么逢十赶集,在乡下集市里买。陈家有两份日常能够待客的好菜。一为小鱼小虾,多亏陈乘风在河里下篮子,陈家人自个儿都把小鱼小虾这道菜吃腻了。小火在锅中煸干,平时翻出来晒晒。这样做的鱼虾可能放了,汨阳县又不似南方潮湿,收入坛子里头放一年不坏。二是万能的鸡蛋。炒一碗足实的干煸小鱼小虾,一碟小葱炒鸡蛋,两道镇桌菜上去后,素菜随便炒三四样便可。姜迎花没有食言,她确实不给赵秉诚夹咸菜,因为桌上压根没有咸菜。看着赵秉诚吃完一碗饭,才把他自带的饼子热了给他。瞧他一副吃饭很有负担的样子,大家也吃着不痛快。姜迎花带来的人,她自己开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注1)。圣贤书上有没有这一句?”“有。”“心里高兴,款待朋友是不是也是应该的?”“……是。”换位处之,赵秉诚只是因家训而不占别人便宜,他自己不是小气的人。他奶奶,他娘也是如此,不小气,不乐意占人便宜。若是有人去了他家,只要没仇没怨的,他们都愿意拿出好的食物和珍贵的东西来招待。“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你跟着我出来,我不能不管你。吃穿行走我都要考虑,难不成自己吃热乎的,让你干咽饼子?我心里会痛快吗?”“人生路漫漫,你何尝在年纪轻轻、大好年华的时候,担忧回报不了人家一顿饭?”直接说出矫枉过正这个词,会带有批判他的家训的意味。姜迎花只能这么提醒他。赵秉诚是个聪明孩子,他完完全全理解了姜迎花那隐晦的含义。“您的点拨之恩,等我考取功名后必然回报。”赵秉诚已经是童身,明年准备考秀才。“好啊,你金榜题名,我跟着沾大光。”玩笑的话少不了陈二舅接茬,他说:“我是长辈,要比我外甥女沾个更大的。”一桌人皆莞尔。饭后,等啊等,陈乘风回来了。对于他们期待的消息,结论是简短的四个字:“问了,没有。”赵秉诚的失望感不言而喻。姜迎花说:“也算好事一桩,我不信拐子在一个地方只拐一个孩子就收手。今遭我们提醒了几个村子的人,不知免去多少悲剧。既然积攒了功德无量,那这份功德也会保佑锦心的。”“是。”“是啊。”大家都笃定这是一桩好事,赵秉诚领这份心,失落暂时减少了些许。回程,姜迎花带着赵秉诚钻了不少小路。那种连下三滥都不如的人是不敢走大道的,在小路、近道遛一遛,盼望能寻出一份惊喜。可惜啊可惜。最后也是无功而返。入了城,徐秀云还在城门处。两方人马对望,都知道了彼此今天一天的成果。不伤心是假的,徐秀云甚至是绝望的。回去又哭了一夜,后来,还是坚持守城门。姜迎花都不知道自己出这个守城门的主意,是对是错了。后来,官府派衙门里的画师画了赵锦心的画像四处张贴了起来,徐秀云才终止守城行为。赵锦心走失后第三天,姜迎花想起了一个关键点——守城的守卫。何不找他们问问呢。说打听就打听,姜迎花先是问出了他们守卫的班次表,弄明白了那天究竟是谁在白天守城门。只要赵锦心被带走的时候是有意识的,那跟一个陌生人走,她肯定会挣扎。趁着时间没隔太久,姜迎花赶紧找到两个守卫家里去。只是不太敢通知赵家人了,怕又是一次无功而返的经历,导致他们又被折磨一次。以街坊邻居的身份,姜迎花走访了四名守卫的家。被胁迫着带走的孩子倒是没有,但是有背着睡着的孩子走的。东城门处一个守卫说,是个个子很矮的男人。他背上的孩子戴了草帽,头和脸都遮住了,没看清楚是男孩还是女孩。但是从城门口经过的时候,孩子确实没有发出动静。且那个男子个子实在不高,要是个普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六旬老太的东施体验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