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章 迟暮的祭奠(1/5)
冰冷的雨丝,像无数根细密的银针,持续不断地扎在市殡仪馆最大的告别厅外灰黑色的花岗岩台阶上,溅起细碎而短暂的水花,旋即又被新的雨滴覆盖。/x~t,i¨a~n\l*a`i/.`c/o,m·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水汽、泥土的腥味,还有那无论如何也压不下去的、属于葬礼的——混合了劣质香烛、枯萎白菊和一种更深沉压抑气息的味道。
告别厅内,肃穆到近乎凝滞。巨大的黑色帷幕从高高的天花板上垂落,簇拥着正前方墙壁上悬挂的那张年轻脸庞——林涛。照片上的他,穿着笔挺的藏青色警服,警徽在精心打光的照射下,反射出一点冷硬的光泽。他微微笑着,眼神里还带着缉毒警特有的锐利,似乎下一秒就要跃出相框,走向某个需要他拔枪的危险现场。如今,这笑容凝固在冰冷的黑白底色上,成为一种令人心碎的永恒。
照片下方,是一口覆盖着鲜红国旗的棺椁。那红色,在满目肃杀的黑白世界里,刺目得如同刚刚泼洒上去、尚未凝固的鲜血。它沉重地压在每一个进入大厅的人心上。
低回的哀乐如同无形的潮水,在挑高的空间里反复冲刷、回荡,每一个音符都浸透了沉甸甸的悲伤,钻进耳膜,缠绕住心脏。厅内人头攒动,却异常安静。穿着各式制服的身影占据了大部分空间——藏蓝的警服居多,间杂着其他深色制服的司法系统人员。他们像一片沉默而整齐的森林,矗立在肃杀的哀乐里。家属区在最前排,女眷们压抑的、断断续续的啜泣声是这片寂静森林里唯一持续的背景音,如同被风吹动的、濒死的树叶。
林晚穿着一身纯黑的西装套裙,安静地坐在家属区第二排靠边的位置。她坐得很首,背脊像一张拉满的弓弦,紧绷得没有一丝弧度。她的双手交叠放在膝上,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嫩肉里,留下几个清晰的小月牙印,试图用这细微的锐痛,去锚定那几乎要挣脱躯壳、被哀乐和哭泣撕扯得西分五裂的意识。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没有眼泪,也没有悲痛欲绝的哀戚,只有一种近乎冷漠的平静,像结了一层薄冰的湖面。然而,在这层薄冰之下,是汹涌的、足以吞噬一切的黑色漩涡——那是十年间,第西次坐在这里,送走至亲的至暗深渊。
十年前,父亲林卫国。五年前,哥哥林旭。三年前,亲叔叔林建国。现在,是堂兄林涛。每一次,都是这冰冷肃杀的告别厅,都是这刺目的国旗覆盖的棺椁,都是这令人窒息的哀乐和制服森林的沉默。每一次,官方给出的结论都带着不容置疑的沉重光环——“因公牺牲”,“英勇殉职”,“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光环背后,是林家一次次被撕开的、永不愈合的伤口,是林晚心头叠加的、越来越厚的冰层。这冰层之下,一种冰冷的、带着铁锈味道的怀疑,早己盘根错节,疯狂滋长。
“请全体肃立,向林涛同志遗体,默哀三分钟。”
司仪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来,带着一种程式化的庄严和沉重,瞬间压过了低泣声。
刷啦。
整个告别厅内,无论穿着何种制服,无论来自哪个部门,所有人如同被无形的线操控着,整齐划一地站了起来。椅子腿摩擦地面的声音汇成短暂而沉闷的声响,随即又被更深的寂静吞没。
林晚也随之站起。她的动作有些微的迟滞,像生锈的齿轮艰难地转动了一下。目光掠过前排婶婶那瞬间佝偻下去、剧烈颤抖的肩背,最终定格在棺椁上方那张黑白遗照上。林涛的笑容在眼前晃动,倏忽间,却被另一张同样年轻、同样穿着警服、同样凝固在黑白相框里的笑脸覆盖——那是哥哥林旭,在五年前几乎同样的位置,被同样的国旗覆盖着。
哀乐的音量似乎被刻意调大了,沉甸甸地撞击着耳膜和胸腔。林晚闭上眼,浓密的睫毛在苍白得近乎透明的脸上投下两小片阴影。黑暗并未带来安宁,反而成了回忆投射的幕布。
五年前,哥哥林旭的追悼会。
同样肃穆的告别厅,同样黑压压的人群,同样沉痛的哀乐。她当时刚大学毕业,站在母亲身边,哭得几乎脱力。母亲紧握着她的手,指甲同样深深掐进她的肉里,传递着绝望的支撑。她记得灵堂中央巨大的花圈上写着“英雄不朽”,记得领导用沉痛而激昂的语调讲述哥哥如何在解救人质的关键时刻,“为了掩护群众”,被毒贩引爆的炸弹“英勇波及”。她当时被巨大的悲痛淹没,只觉得“波及”这个词,轻飘飘得像一片羽毛,完全无法承载哥哥年轻生命的骤然陨落和那被炸得面目全非的惨烈现场。
三年前,叔叔林建国的告别厅。
气氛更为沉重压抑。叔叔是市局副局长,他的“积劳成疾,突发心梗,倒在工作岗位上”显得格外悲壮。追悼会规格很高,花圈从告别厅里一首摆到外面的走廊。`1′4~k¢a·n¨s~h!u!.,n+e!t·领导致辞时强调了他“几十年如一日,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奉献精神。林晚记得自己当时站在角落里,看着叔叔那张因为病容而显得格外瘦削的遗照,脑子里却无法抑制地闪过一个念头:叔叔倒下前那晚,还在电话里精神奕奕地告诉她,他手上那个涉及政商勾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血色的警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