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32 章 上火牙疼(2/2)
那如果煮中药太麻烦,可以吃一些补阴的中成药啊,比如六味地黄丸。
把阴补足了,阳就自己回去了。
家里面有人了,它就知道回家了。
正所谓阴中求阳,把阴补足,阳就被召唤回去了。这是阴虚引起的上火,这样做才有效果。
如果是阴实,那就不能补阴了,本来阴不虚,你补它的话会更加严重。
所以要分清虚实。
小白给王雨欣又普及了一下中医知识,不一定完整,但把她所知道的上火相关知识都告诉了王雨欣。
王雨欣豁然开朗,怪不得自己老是吃清热药没去掉火,原来这火是虚火,需要引火归元呀。
看来以后还得多向你学习,你这个这是保命的技能啊。
但是王雨欣不想太麻烦,煮中药还要去抓来泡煮,放冰箱,洗锅……
小白首接给她推荐一款药:六味地黄丸。淡盐水送服。
王雨欣一看到这个名字吓一跳:“这个不是给男人补那啥的吗,我能吃嘛?”
小白又费功夫给她解释一会儿。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经典的滋阴补肾方剂,出自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首诀》,原治小儿“五迟”(发育迟缓),后广泛应用于肾阴虚证的调理。
不是专门用来治男科的,不能给药贴标签嗷!
只要符合症状就可以用,不符合症状千万不能用。
先辩阴阳,先把大方向确定,这样不会出错。
六味地黄丸组成成分是
熟地黄(八两) 山药 山茱萸(各西两,净肉) 牡丹皮 泽泻 白茯苓(各三两)
六味地黄丸成分是补泻结合,以补为主,兼顾肝脾肾三脏,避免纯补生湿化热。
最适合像你这种阴虚上火的人。
王雨欣这才明白,原来六味地黄丸并没有她想的那么简单。
看来还是要调查才有发言权啊!
本来这个药是钱乙为小儿发明的,因为小孩子经常“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这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也是相对而言,小孩子好动,但身体小,所以阳多余阴,需要补阴,阴阳才能趋近于平衡。
但是如果那种阴寒体质的小儿就不能用六味地黄丸了。
个别孩子是这样,看起来也是阳虚的,这个时候也得适当补阳。
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凡事都要遵循易经的“易”字。
要学会变通,适合大众的东西不一定适合小众。世界之大,总有一些特别的人。
小白嘱咐吃药期间不要熬夜,有的人一边吃药,一边熬夜,药效很差。
过了两天,王雨欣的上火牙疼果真好了,王雨欣也开始慢慢改变了自己的作息方式。
不想错过《一个小白的中医之路》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