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94 章 穴位的前世今生之七(1/2)
44.魂门:魂,为人身阳气之精。?w_e*n_x^u-e,b~o·o?k′.,c.o¢m¢门,出入通达之处,又为守护之意。魂门者,肝阳出入之门与护卫肝阳之处也。肝之体阴而用阳,为将军之官。魂门平齐肝俞,自应为肝阳出入与护卫肝阳之门户。
45.阳纲:阳,指少阳刚首之性。纲,伸张之意。意为胆气宣明,则阳气自然伸张也。胆为将军,胆主决断。肝胆依辅,阳纲之气得以伸张矣。
46.意舍:意,意念,意志。舍,可以居住安息之处。脾气安宁,则心意自然聪慧也。脾藏意。意舍为脾俞之附属,犹如脾气休息留止之处也。
47.胃仓:胃,指胃本腑;又围也,委也。仓,仓禀,仓库。指其犹如胃府之仓库。横居胃俞之外,为胃俞之附属,可与太仓(中胱)互观。
48.肓门:肓,此处指腹部之肓膜。门,出入通达之处,又为守护之意。指其有如诸肓门户之意。本穴上有膏肓,下有胞肓,前肓俞,此则为诸肓之门也。
49.志室:志,志向,意志;此指肾之精气。室,人物所居之处,亦充实之意。`d?u!y?u-e!d~u?.·c\o/m′志室者,必须肾气充实,意志方能发挥。志室平齐心俞,肾气有归,则神志不乱矣。
50.胞肓:胞,指胞宫及膀胱。肓,此处指腹部之肓膜。指穴与下腹胞肓之气能互相感通也。穴与气海前后相望,同以肓气为原,可与诸肓穴及气海互参。
51.秩边:秩,秩序,整齐。边,边际,边陲。指其位于背部秩序井然诸穴之边际也。
52.合阳:合,会合。阳,指足太阳经。谓足太阳左右侧分行之两行,至此又行会合也。足太阳在背部左右侧,自附分穴分为内外两行,下行相遇于委中后,至此又复合为一支而下贯腨内也。
53.承筋:承,承受,奉承,承担。筋,经筋,筋肉。指其位于足太阴经筋所结之处,且全身躯体筋肉之重,此处可以承担也。
54.承山:承,承受,奉承,承担。山,指躯体之高重。人身高大沉重如山,腨肠之分肉足可承受也。穴在腨肠分肉之间,当挺身首立时,则分肉更为明显。与承筋、承扶其义相近。
55.飞扬:是飞举扬起,斜行别出,脱离正轨之意。?微?趣!小,说′ ¢已-发!布/最·新`章,节?为步行不稳、经脉别出及魂梦颠倒之象。指行走不稳。腰腿酸软无力,行步摇晃不定,正有飞扬之象。穴能沟通司人身蹻捷的阴蹻与阳蹻,功可祛风健腰膝助行走,则飞扬之状可除矣。穴能宁神安魂梦、治头目眩晕,则飞扬可止矣。
56.跗阳:跗,足背。阳,指上方,外方。穴在小腿下端外侧、足背之上方,有如足跗之阳也。
57.昆仑:指高山或高丘。穴在高大外踝之后方。
58.仆参:仆,指御者,仆从。参,同三,又同骖;或作参拜解。言穴位如车之左右骖,且在状如参拜时方可便于取穴。穴在左右足跟外侧,如驾御人身上三部之左右骖也。
59.申脉:申,同伸,同呻;又十二时之一。脉,经脉。指其可治经脉之屈伸不能及气郁而呻诸病,且可内应膀胱之本府也。申脉为阳蹻脉所生,太阳主一身之表,故能治屈伸不能、筋脉拘挛诸病。肾与膀胱为表里,在气郁不伸及气郁而呻者,申脉与复溜同取,每可收效。申,申时,正是膀胱之时。申脉穴可以认为是膀胱本府之穴。
60.金门:金,为肺金之气。门,出入通达之处,又为守护之意。金门者,意为熄风利水之门户也。对风木病有效。金可克木,所主多筋抽搐风木之病。
61.京骨:古解剖名,穴当其处。小趾本节后大骨名京骨,即令之第五跖骨,穴在第五跖骨粗隆下,赤白肉际。
62.束骨:束缚,收束。骨,指趾骨。穴位如趾骨之束,又能收束骨节缓纵诸病也。小趾第五本节有“束”之象,故穴名束骨,且能治肢节疼痛缓纵诸病。
63.通谷:通,通畅,疏通。谷与榖通。功能除结积留饮、胸满食不化,为足部通胀消谷之穴,可与腹通谷互参。
64.至阴:至,至极,到达之意。阴,指肾与足少阴经及土气而言。至阴,谓经脉至此己入于足少阴之经脉和通于土气也。足太阳之脉从头走足,至此己阳尽阴生,交入足少阴之经脉矣,故即以至阴名之。
足少阴肾经(27个)
1.涌泉: 涌,涌出,上涌。泉,水从窟穴而出。言经气如泉水之上涌,功能通调水道也。穴居足底,经气自下而上,正涌泉之象也。
2.然谷: 然,指然骨。然骨,古解剖名。谷,山洼无水之地,又肌肉之结合处即古之所谓“肉之大会”亦称为谷。穴在然骨下方有如山谷之凹陷处。
3.太溪:太,高大与尊贵之意。溪,是山洼流水之沟;又筋膜之连接处,即古之所谓“肉之小会”。穴在内踝与跟腱间形如溪谷之处,乃人身孔穴中之尊贵者也。
4.大钟:大,小之对,又同太。钟,同踵。指穴为经气在踵部藏聚之处,而踵部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一个小白的中医之路》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