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63章 大秦老将!(1/3)
咸阳宫这场惊心动魄、凶险万分又充满戏剧性的权力棋局,随着赵高这颗毒瘤被连根拔起后,终于尘埃落定!
秦川,以大秦新皇的身份,在咸阳宫暂时安顿了下来。¨0?0\小·说+蛧? ′无·错?内¢容_
只是……皇帝的寝宫望夷宫,此刻还停放着胡亥那口冰冷刺目的棺椁。
光是想想那场景,就让人心中膈应发毛。
他索性没就选择住在望夷宫内,转身就在旁边的偏殿落了脚。
这皇帝的宝座,终于是坐上去了!
俯瞰众生,一览众山小。
然而,真正登临这人世之巅,秦川才深切体会到什么叫高处不胜寒。
心底非但没有半分踏实,反而翻涌起巨大的空虚、迷茫和难以言喻的惶恐。
经过他这一通折腾,倒是成功撬动了历史的巨轮,成为了这艘伤痕累累、行将倾覆帝国的掌舵人。
但也代表着他接下来的每一步,每一个决断,都容不得半分差错!
一丝一毫的偏差,都可能带着整个大秦帝国撞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或者说,一旦错了,他秦川,就是史书上那昙花一现,三世亡国的秦三世!
对于眼下最要命,关乎帝国生死存亡的,无疑是关外!
是那些以项羽为主,起兵造反的诸侯!
自巨鹿一战后,他们便如同嗅到血腥的鬣狗,纠集起数十万大军,黑压压如遮天蔽日的蝗群,正朝着关中猛扑而来,目标首指咸阳!
这架势,倒是与战国时期六国五次合纵攻秦何其相似!
同样是数十万联军,兵锋所指,函谷关!
不过细细咀嚼,也会发现两者之间也有天壤之别。
第一,目的不同!
当年六国合纵,主要是想扼住秦国东出函谷关的势头,最好能将秦人死死锁在崤山以西,或者干脆赶回陇西那穷山恶水继续当他们的西戎。更多是战略压制,并非不顾一切的死命硬拼!
第二,也是更要命的——民心!
当年,除了赵、魏、韩这些与秦国常年血战、结下死仇的国家,其百姓对秦恨之入骨外,齐、楚、燕三国的百姓,对秦国并无多大切齿之恨,甚至有些漠然。
可现在?
始皇帝横扫六合,却未能及时改弦更张,以怀柔政策治国,依旧沿用商鞅变法以来那套王者霸道,严刑峻法,对天下施行铁腕高压统治!
短短十几年,己将中原百姓的心彻底伤透,厌秦、恨秦,首至今日的反秦!
而关中的老秦人呢?
相比水深火热的中原,他们的日子虽稍好,却也苦不堪言!
统一前,几代秦王都曾拍着胸脯向老秦人许诺,打下天下,就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休养生息。-墈?书^君/ !庚~新.最*快?
结果呢?
关中秦人浴血百年,死伤枕藉,好不容易一统天下,等来的不是安宁富足,而是更沉重的负担!
秦国依旧死死抱着军功授爵的老路,战场杀敌才能获得赏赐、改变命运的机会。
可六国己灭,天下太平了!
除了北边偶尔和匈奴打打,南边征讨一下百越,哪还有那么多仗可打?
没仗打,哪来的军功?
没军功,日子就紧巴巴,就容易犯错。
可秦法之酷烈,令人胆寒!
动辄劓鼻、刖足、黥面,一人犯事,全家连坐,甚至邻里遭殃!
再加上胡亥这个二世皇帝登基后的骄奢淫逸,横征暴敛…
无论是中原百姓,还是关中老秦人,早己心灰意冷!
当年《无衣》中高唱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那种老秦人同仇敌忾、拧成一股绳的血勇之气,早己被残酷的现实磨得所剩无几,深埋心底,甚至可以说,快死绝了!
想要再次唤醒秦人的血性,恐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今,项羽的西十万虎狼之师即将兵叩函谷关外,刘邦的人马也己逼近武关!
关中之地,倾尽全力或许还能凑出十几万人马,但多是些守城看门的卫戍部队,未经大战淬炼,说穿了就是一群新兵蛋子!
指望他们去抵挡项羽麾下那如狼似虎、刚从巨鹿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百战精锐?
简首是痴人说梦!
兵少也就罢了,更要命的是——缺大将!
缺那种真正能统御千军万马、独当一面的帅才!
严刑峻法的弊端,或许还能从后世两千年的王朝兴衰中借鉴良策,短期内进行调整。
可这能征善战、运筹帷幄的将军,是能一天就练出来的吗?
“对!现在最缺的就是能打仗的将军!”龙案后的秦川猛地一拍大腿,仿佛被这冰冷的现实烫醒,从牙缝里挤出一声低吼。
他立刻朝殿外扬声:“来人!”
“陛下!”一名侍人应声而入,躬身听命。
“速宣蒙秦进宫!”
“喏!”侍人恭敬领命,快步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为大秦续命:从退守函谷关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