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5章 李承乾想插手北境?(1/2)
狼山的风终于带上了暖意,陆文轩站在一处陡峭的崖壁前,看着工匠们用錾子凿下最后一笔。¨暁^税*宅. /已¢发′布?醉~欣/璋.洁~
崖壁上,“大唐北境,永无兵戈” 八个大字在阳光下闪着冷光。
“轩哥,突厥最后一支残部也溃散了!”
程处亮骑马奔来,甲胄上还沾着沙尘,手里高举着颗血淋淋的头颅,
“这是阿史那残部的首领,被我一刀劈了!”
陆文轩没有回头,指尖抚过崖壁上的刻痕:
“把他埋了吧。燕然山的石头,不埋豺狼。”
他看向远处的草原,那里曾是突厥人的牧场,如今却插满了大唐的旗帜,
“传下去,凡归附的突厥部落,免三年赋税,愿迁居云州的,分田宅,教农桑。”
尉迟宝琳牵着马走到了陆文轩的身边,马背上驮着个沉甸甸的木箱:
“这是从突厥营里搜出来的,全是他们抢掠的汉人物件。”
箱子打开,里面堆满了绣品、书籍,还有半块云州防御使的铜印。
那是郑婉容兄长的旧物。
郑婉容的指尖刚触到铜印,眼泪就掉了下来。
这半块印上的刀痕,她从小看到大,如今终于能让它回归故土。,删.8·看`书′惘! ?已~发?布-最`歆`彰?洁′
“我想把它嵌在忠魂祠的碑上。”
她声音哽咽的说道,
“让我哥看看,云州回来了。”
卢霄云正在核对新绘的舆图,闻言抬头看向郑婉容说道:
“范阳卢氏的石匠己经到了,明天就可以动工。”
她的胭脂笔在图上圈出十几个红点,
“这些是新归附的部落,我让人送去了种子和农具,崔莺莺的商队会跟进,教他们用粮食换布匹。”
崔莺莺的算盘声从临时搭建的帐内传来,她探出头喊道:
“波斯的商人来了,说要用琉璃换咱们的‘胡风汉纹’锦!
我跟他们定了十匹,够咱们换半年的药材了!”
帐内还传来突厥语的讨价声,是她新雇的帐房在跟商人核算。
长乐公主提着个竹篮走来,里面装着刚烤好的胡饼:
“尝尝,这是跟着突厥妇人学的,放了奶渣。”
她递给陆文轩一块,指尖触到他掌心的茧子,
“李绩将军派人来说,长安的春耕很顺利,陛下还问咱们北境的青稞长势。”
陆文轩咬了口胡饼,奶香味混着麦香在舌尖散开。~零/点′墈¢书, -蕞?鑫+章/结_耕?欣.筷,
这味道让他想起初到靖北堡的那个冬天,所有人裹着破裘衣啃冻饼,谁能想到如今竟能吃上这样的点心。
“让军户们多多种些,明年修个粮仓,再也不用看幽州的脸色。”
回程的路走得缓慢。玄甲军的骑兵护送着满载战利品的车队,沿途的部落纷纷在帐外摆上酒肉相迎。
有个突厥老汉捧着坛马奶酒,跪在路边哭喊道:
“多谢郡王让我的孙儿能上学堂,不用再当马匪了。”
郑婉容的纺织坊是最先热闹起来的。
十几个突厥妇人坐在织机前,手里的丝线在经纬间穿梭,织出的锦缎既有汉人的云纹,又有胡人的卷草,崔莺莺给它取名 “合璧锦”,一运到幽州就被抢空。
“你看这匹。”
郑婉容展开一匹新织的锦,上面绣着燕然山的轮廓,
“我让绣娘们把勒功的字也绣上去了,给陛下送去当贺礼。”
卢霄云的学堂里更热闹。
汉人的孩童跟着突厥老师学骑射,胡人的孩子捧着《论语》摇头晃脑,程处亮偶尔会来客串,教他们耍槊,尉迟宝琳则被缠着教摔跤,每次都被孩子们绊倒在草地上。
长乐公主把李世民赐的凤冠改成了教具,让女孩子们认识上面的宝石:
“这是西域的玛瑙,那是南海的珍珠,以后咱们的商队,要把北境的皮毛卖到那些地方去。”
她的案头摆着本《西域图记》,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
陆文轩站在新修的城楼上,看着这一切,突然觉得燕然山的勒功石或许多余。
真正的功绩,从不是刻在石头上的字,而是炊烟里的安稳,是孩子们的笑声,是不同的语言混在一起讨价还价的喧闹。
“长安来的信。”
崔莺莺递过来一封火漆封口的信函,是房玄龄的笔迹,
“褚遂良被贬斥到潭州了,不过......”
她顿了顿,声音有些低沉,
“陛下的龙体不大好,太子最近频繁召见幽州的官员。”
陆文轩展开信纸,指尖在 “太子拉拢北境” 几个字上停顿住了。
“知道了。”
他将信纸折好,放进怀中,
“让范阳卢氏的人多留意长安的动静,另外,把云州的粮仓再加固三层。”
夜风渐起,吹得城楼上的旗帜猎猎作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开局让你娶公主,你跑边关造反?》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