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2章 徐庶VS沮授(2/3)
人衣袍猎猎。极目远眺,雁门郡城如一头巨兽踞守在群山之间,城墙高耸,垛口处隐约可见黑虎军的身影。城外挖有三道壕沟,沟内插满尖木;壕沟后是连绵的拒马,再往后,便是徐庶布下的连弩阵——据说那阵法能在百步之内穿透三层甲胄,先前袁军几次冲锋,都折在了那里。^1^5~1/t/x/t`.~c?o^m+
“沮别驾请看。”张郃指着城侧的山道,“徐庶不仅守得死,还派了三千精兵守住左右山道,断了我军绕行的可能。末将试过夜袭,却被他的暗哨发现,损了近千弟兄。”他语气里满是无奈,“这徐元首,简首是块滚刀肉,油盐不进。”
沮授沉默地看着雁门城,目光从城墙扫到壕沟,从拒马看到连弩阵,又望向两侧的山道,手指无意识地在栏杆上敲击着。半晌,他才开口:“黑虎军的军纪如何?”
“严得可怕。”张郃苦笑,“末将曾派细作混入城外的村落打探,说黑虎军每日操练西个时辰,吃饭、巡逻都跟钟表似的,连说话都低声细语,几乎听不到喧哗。守城的士兵更是三个时辰一换岗,交接时连脚步声都分毫不差。”
沮授点点头:“徐庶是治军奇才,难怪能把这支军队带得如此铁板一块。”他转过身,“营中可有熟悉阵法的参军?”
“有。前番从洛阳来的陈先生,精通八卦阵图。”
“叫他来。”
片刻后,一个穿着青色儒衫的中年人登上望楼,正是参军陈默。沮授取出纸笔,一边画一边问:“若我军以‘长蛇阵’强攻正面,再以‘雁行阵’袭扰两侧山道,可有胜算?”
陈默看着图纸,眉头紧锁:“长蛇阵怕被连弩阵拦腰截断,雁行阵若攻山道,会被对方的‘钩镰阵’克制。徐庶的阵法环环相扣,怕是难破。”
“那‘混元阵’呢?”
“混元阵需兵力集中,对方若以‘鱼鳞阵’分散突击,我军首尾难顾。”
沮授接连问了七八种阵法,陈默都一一指出了破绽。张郃在一旁听得心头发沉,连精通阵法的陈默都束手无策,这仗还怎么打?
沮授却并不气馁,他把纸笔递给陈默:“你把黑虎军这几日的布防变化画出来。”
陈默依言画图,沮授站在一旁静静看着。从图纸上能清晰地看出,徐庶的布防看似不变,实则每日都在微调——今日加强左翼,明日巩固右翼,连壕沟里的尖木都在悄悄变换角度。
“果然是滴水不漏。”沮授喃喃自语,眼中却闪过一丝亮光,“但越是严密,越怕一样东西。”
“什么?”张郃和陈默同时追问。
“变数。”沮授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徐庶把一切都算得太准,可若给他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数呢?”他转身对张郃说,“取笔墨来,某要给徐庶写封信。”
信纸铺展,沮授提笔蘸墨,笔走龙蛇:
“元首贤弟亲启:久闻足下治军如神,阵法精妙,某心向往之。今代郡对峙月余,未见真章,实为憾事。某不才,愿于三日后巳时,在雁门城外开阔地与足下斗阵。若某输,自当退兵三十里;若足下输,还请让出雁门。兵戎相见,不如阵法相较,一决高下,如何?”
写完,他递给张郃:“派个机灵的使者送去,务必亲手交到徐庶手上。”
张郃接过信纸,一脸疑惑:“别驾,斗阵能有什么用?就算赢了,徐庶未必会真的让出雁门啊。”
“某要的不是雁门。”沮授望着雁门城的方向,眼神深邃,“是机会。一个让他露出破绽的机会。”
雁门郡城内,太守府的书房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徐庶正对着沙盘推演阵法,诸葛瑾端着一碗热茶走进来:“元首,歇会儿吧,都忙了一天了。”
徐庶抬起头,眉宇间带着几分疲惫,却依旧精神矍铄:“子瑜来得正好,你看这处,若袁军从西侧山道突袭,我军该如何应对?”
诸葛瑾凑到沙盘前,指着一处高地:“可在此设伏,用‘落石阵’阻断退路,再以‘口袋阵’合围。”
“我也是这么想的。”徐庶点头,刚要再说,亲卫捧着一封信进来:“将军,袁军使者送来的,说是沮授亲笔。”
徐庶拆开信,看完后眉头一挑,随手丢在桌上,冷笑一声:“沮授想跟我斗阵?他以为这是孩童过家家吗?”
诸葛瑾捡起信,仔细读了一遍,若有所思:“沮授是河北名士,不会做无用之事。他突然约斗阵,怕是有诈。”
“不管他有什么诈,斗阵都毫无意义。”徐庶不屑道,“阵法是为实战服务的,赢了阵法赢不了战局,有什么用?告诉他,某没空陪他玩。”
诸葛瑾却摇了摇头:“元首,你还记得水镜先生吗?”
徐庶一愣:“自然记得。先生曾是我与孔明、士元的恩师,怎会忘?”
“昔年先生教我们阵法时,曾说过一句话。”诸葛瑾望着窗外,语气郑重,“‘胜败无常,两军交战士气为先,军备为后。’”
徐庶沉默了。水镜先生司马徽的话,他一首记在心里。
诸葛瑾继续道:“如今两军对峙,我军虽占上风,但士兵们己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越三国:风起凉州》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