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章 血色重生,红星未冷(1/3)
窑洞外的风裹挟着黄土,卷过窗棂时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极了记忆里冲锋号的尾音。·兰~兰-雯?穴` ¢已¨发·布/醉\歆·章/洁¨陈峰猛地睁开眼,胸腔里火烧火燎的疼让他瞬间弓起身子,冷汗顺着额角砸在身下的土炕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水渍。
“醒了?可算醒了!”一个粗粝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着掩饰不住的惊喜。陈峰费力地转头,看见一个穿着灰色粗布军装的年轻人正蹲在炕边,补丁摞补丁的袖口卷着,露出结实的小臂,“陈营长,你都昏迷三天了,王院长说再烧不退,这条命怕是……”
营长?陈峰的脑子像塞进了一团被水泡过的棉絮,混沌中猛地炸开一道白光。他不是应该在图书馆的档案室里,对着那套1955年授衔的将官礼服图鉴发呆吗?怎么会躺在这种土窑洞里,还被人叫“营长”?
无数陌生的记忆碎片像决堤的洪水般涌来——江西瑞金的红土地,长征路上啃过的树皮,西征时枪林弹雨中倒下的战友,还有最后那枚嵌进左胸的子弹……原主也叫陈峰,一个从秋收起义一路拼杀过来的老红军,在西路军的最后一场阻击战中被流弹击中,是战友们冒着炮火把他从死人堆里拖出来,辗转送回了延安后方医院。
而现在,是1937年的7月。
“水……”陈峰的嗓子干得像要裂开,现代灵魂与这具身体的融合带来了剧烈的排异反应,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胸腔的伤口。穿灰军装的年轻人连忙端来一碗浑浊的水,小心翼翼地用勺子喂到他嘴边。
凉水滑过喉咙的瞬间,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后是沉稳的咳嗽声。一个中等身材的中年人走进窑洞,洗得发白的军装上别着一枚红色的五角星,左胸口袋上绣着“后方医院”西个字。
“陈峰同志,感觉怎么样?”中年人伸手按了按他的额头,指尖的温度带着树皮般的粗糙,“烧退了就好,你这条命,可是从阎王爷手里抢回来的。”
是后方医院的王院长。原主的记忆里,这位老医生参加过长征,背包里总背着半袋炒青稞,说是给重伤员救命用的。陈峰挣扎着想坐起来,却被王院长按住肩膀:“躺着吧,你的左肺被子弹擦过,现在还在渗血。/墈`书!屋*晓,税!徃- !耕/薪+罪`快¨能捡回这条命,多亏了送你回来的同志们,还有你自己这身硬骨头。”
硬骨头?陈峰苦笑。原主是真正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钢铁战士,而他不过是个纸上谈兵的现代军事迷。那些在军事论坛上侃侃而谈的战略战术,在真实的战争创伤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王院长,外面……是不是出什么事了?”陈峰注意到窑洞外的脚步声格外密集,隐约还能听到口号声。王院长往灶里添了块柴,火光在他脸上跳动:“卢沟桥那边打起来了,日本人全面侵华了。昨天红军总政治部的李干事来医院,说部队马上要改编成八路军,要奔赴抗日前线了。”
改编成八路军?陈峰的心脏猛地一跳。他知道这个历史节点意味着什么——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即将拉开序幕,而他所在的这支红色军队,将以全新的番号踏上敌后战场。
“陈峰同志,”王院长忽然转过身,眼神变得格外郑重,“总政治部的同志来看过你,说你是秋收起义就参军的老同志,作战经验丰富。等你伤好利索了,就去抗大学习一段时间,组织上准备给你安排新的工作。”
抗大?陈峰愣住了。他记得原主虽然作战勇猛,但没读过多少书,识的那几个字都是在行军路上跟着文书学的。去抗大学习,意味着组织上对“他”寄予了厚望。
“我……能行吗?”陈峰下意识地问。他担心自己这个“冒牌货”露馅,更怕辜负这份沉甸甸的信任。
王院长笑了,从怀里掏出一本翻得卷边的小册子递给他:“这是毛主席写的《实践论》,你先看着。抗大里都是像你一样从战场上下来的同志,大家都是一边学一边干。记住,咱们红军的干部,不怕受伤,就怕不敢往前冲。”
小册子的纸页带着油墨和汗水混合的味道,陈峰摩挲着封面上的字迹,忽然想起了原主记忆里的画面——长征过草地时,老班长把最后一块青稞饼塞进他手里,说“活着,才能看到胜利的那天”。
是啊,活着。无论是为了原主未竟的理想,还是为了自己意外获得的新生,他都必须活下去,而且要像个真正的红军战士那样,挺首腰杆活下去。?s-o·s^o¢x!s!w*.*c·o+m+
接下来的一个月,陈峰一边养伤,一边疯狂吸收着这个时代的信息。他用原主的记忆作为掩护,向护士请教写字,跟来看望他的战友打听部队的情况,把那本《实践论》翻得破烂不堪。王院长偶尔会来抽查他的学习成果,当听到他能结合原主参加过的战斗,分析游击战术的优劣时,眼里的赞许越来越深。
8月下旬的一天,窑洞外响起了嘹亮的军号声。陈峰拄着拐杖走到门口,看见医院的操场上,穿着灰色军装的战士们正在集合,每个人的胸前都佩戴着崭新的臂章——“八路军”。
“陈峰同志,恭喜你,痊愈归队!”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亮剑之崛起之路》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