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一章 灾民(1/2)
中秋的圆月尚未完全隐去,清河镇的空气里已弥漫着一股焦躁的尘土味。*6′1·看~书,网· ?免\费\阅?读\
何青云站在聚香居的门槛上,看着街道上寥寥无几的行人,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往年这个时候,正是秋粮上市、商贾往来频繁的时节,可今年,街道却显得异常冷清。
“姐,今天的客人比昨天又少了两成。”
何平安端着空碗从堂内走出,脸上带着担忧:“听附近村子种地的农民说,今年的秋粮收成怕是要减半了。”
何青云叹了口气,点了点头,她心里清楚,何止是减半,恐怕连三成收成都难。
自入夏以来,雨水就一直偏少,入秋之后更是滴雨未下,地里的庄稼大多都旱死了,河里的水位也下降了不少,往日里哗哗流淌的河水,如今只剩下浅浅的一层,连河底的石头都露了出来。
“何止是粮食,”李重阳从账房里走出来,手里拿着账本,脸色凝重,“你看这流水,从中秋过后就一直在往下掉,照这样下去,怕是连铺子的开销都维持不住了。”
何青云接过账本,只见上面清晰地记录着每日的收入,从最初的十几贯,到后来的几贯,再到最近几天,甚至连一贯都不到了。\求!书?帮_ ·最,新-章.节·更/新¢快^
她心里明白,这不仅仅是因为秋收的缘故,更主要的是,旱灾的苗头已经显现,人们都开始节衣缩食,谁还有闲钱来买卤味吃呢?
“娘,你去仓库看看,咱们储备的粮食还有多少?”何青云转头对刘雨兰说道。
刘雨兰点了点头,转身去了仓库。
没过多久,她就回来了,脸上带着忧虑:“春莲,咱们储备的粮食虽然不少,但如果旱灾真的来了,恐怕也撑不了多久。”
“而且,现在镇上的粮价已经开始涨了,再这样下去,怕是有钱也买不到粮食了。”
何青云沉默了,她知道,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关店。
聚香居虽然是他们的心血,但在天灾面前,生存才是最重要的。
“我看,咱们还是把铺子关了吧。”李重阳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现在生意这么差,再开下去也是亏本。而且,我们也得为逃荒做准备了。”
何平安和刘雨兰都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何青云看着家人,心里虽然不舍,但也知道这是唯一的办法。
“好吧,那我们就准备关店。¢E·Z+小`说^网` ^无+错^内¨容^”何青云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平安,你去把门上的招牌摘下来。”
“重阳,你去把账面上的钱结算一下,看看我们还剩下多少。”
“娘,你和小丫把铺子里的东西收拾一下,能带走的就带走,不能带走的就便宜处理掉。”
一家人立刻行动起来,开始为关店做准备。
何青云看着忙碌的家人,心里五味杂陈,聚香居从开业到现在,经历了风风雨雨,如今却要因为一场旱灾而关门,她的心里充满了无奈。
就在他们忙着收拾东西的时候,街道上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
何青云走出铺子,只见一群衣衫褴褛的人正朝着清河镇走来,他们面黄肌瘦,眼神里充满了疲惫和绝望,一看就是逃难的灾民。
“这是从哪里来的灾民?”何青云皱着眉头,问旁边的一个邻居。
邻居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谁知道呢?看样子,恐怕是周边的州县也遭了旱灾,待不下去了,才往这边逃的。”
灾民越来越多,很快就挤满了街道,他们有的扶着老人,有的抱着孩子,一个个都饿得有气无力,何青云看着他们,心里不由得一阵酸楚。
“姐,你看他们好可怜啊。”何小丫拉着何青云的手,小声说道。
何青云点了点头,心里也很难过,她知道,旱灾一旦来临,受苦的就是这些普通的老百姓。
就在这时,一个看起来像是领头的灾民走了过来,对着何青云作了个揖:“这位姑娘,我们是从南边来的灾民,那边的旱灾太严重了,庄稼颗粒无收,我们实在是待不下去了,才逃到这边来的。”
“请问,这里的情况怎么样?还能买到粮食吗?”
何青云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这位大哥,实不相瞒,我们这里的情况也不好,雨水也很少,庄稼收成也很差,粮价已经开始涨了,恐怕你们想买粮食也不容易。”
灾民听了,脸上露出了绝望的神色:“这可怎么办啊?我们一路逃过来,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再买不到粮食,恐怕就要饿死在路上了。”
何青云看着他们绝望的眼神,心里很不是滋味,开口问道:“对了,你们南边的旱灾很严重吗?”
灾民点了点头,叹了口气:“是啊,太严重了,河都干了,地都裂了,庄稼根本就没法种。”
“不光是我们南边,听说西边和北边也都遭了旱灾,情况都差不多,这次的旱灾,怕是很大啊。”
何青云听了,心里不由得一沉。
如果南边、西边和北边都遭了旱灾,那说明这次的旱灾范围很广,恐怕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带着超市回古代》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