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9章 幽州刺史(2/3)
,红着脸笑了。
“甄兄,最近盐卖得咋样?”杨照问。
一提盐,甄俨就高兴:“好得很!我就想,县令制盐能不能再快点。”
杨照摇摇头:“先不加速了,现在也没空。”
甄俨明白:“北边那帮乱贼想打进涿郡,县令得带兵守着。
我刚到良乡,就听百姓说,涿郡能守住,全靠县令用计打退贼军,还杀了两个贼将,这事儿都传遍了。”
“不过是侥幸罢了!”杨照随口一提。
接着,他们简单聊了聊盐巴的事。
很快,夜幕降临。
甄俨若只身前来,定会当夜返程,但甄姜同行,便决定在杨照家留宿一夜。
杨照让他们随意,只要不踏入内院,干什么都行。
次日清晨,甄家的商队便启程南下返回中山。
而杨照则返回营地,探察北边敌军的动静。
他们战胜敌军的捷报早己送往太守韩卓处,但至今仍无回音,想必是天气严寒,诸事皆缓。
敌军也偃旗息鼓。
时光飞逝,转眼便是新年前夕。
杨照召集手下和刘备等人来到衙署后院,热热闹闹地吃了顿团圆饭。
那时还未有团圆饭这一说法,是杨照首开先河。
“师弟,你可是帮了我的大忙,这杯酒我得敬你!”刘备举杯道。
杨照笑道:“咱俩这交情,师兄还客气什么?”
相处久了,他发现刘备虽有自私、虚伪、贪图名利之嫌,但大体上还算不错。
能成为汉照烈帝,将关羽、张飞、赵云等人拢在身边,绝非等闲之辈。
谁还没有点儿自私呢?
杨照自己也自私,也喜欢名利。
刘备点头:“师弟言之有理。”
他叹了口气:“老师让我跟着师弟来良乡当县尉,起初我还以为老师偏心,看不起我。
现在才明白,老师是想让我跟着师弟建功立业,真是煞费苦心呐。”
杨照沉默,心想卢植绝非此意,只是想让刘备来边疆吃点苦头。
既然刘备愿意这么想,由他去吧。
“师兄能这么想自然最好。”杨照随口附和。
刘备喝了几口酒,有了几分醉意,开始畅所欲言,最后还嚷嚷着要找姑娘陪酒。
杨照坚决反对,这里是衙署,怎能胡闹。
于是,刘备拉着张飞和简雍出去找乐子了。
良乡虽小,但因为是通往乌桓的必经之路,常有商队往来,城内也有烟花之地,这在古代并不稀奇,杨照也不想多管。
望着刘备他们醉醺醺的背影,杨照问:“云长怎么不跟他们一起?”
关羽找了找,拿出一卷竹简,一本正经地说:“我可是读《春秋》的人!”
中平五年,过完年后雪少了,但天冷得紧。
燕山、河谷全给大雪盖上了,北边的敌人不敢轻易往南来。
杨照在营地守着,和张南、焦触他们通气,确认其他营地无事,就回了良乡等韩卓的吩咐。
下雪那会儿,他们还从逃难的百姓里招了不少新兵。
“今年真冷啊!”刘备裹着羊皮袄,在风里练新兵。
他是涿县人,离良乡不远,天气一变他就知道。
杨照说:“敌人在咱北边,比咱这儿冷多了。
开春时,他们冻得连仗都打不动了。”
刘备问:“雪化了,咱真要打出去,收复上谷郡吗?”
“看太守咋说。”杨照琢磨了下,“太守不让出兵,我就自个儿带人北上杀敌,把涿郡北边的贼都赶走。”
杀敌能长经验。
杨照不打算放过张举,他觉得杀了张举,经验能涨不少。
“师弟有这心,我肯定出兵帮忙。”刘备表态支持,他明白跟着杨照总能捞到好处,这两年不管是做买卖还是其他事,杨照从没让他失望过。
杨照说:“再等等,雪化还得阵子。”
日子一天天过。
大概一个月后的一天早上,田畴拿着涿县的文书进了杨家,递给杨照。
杨照打开一看,是让他们继续北上,攻打上谷的命令,这是韩卓和刺史孔融商量好的。
朝廷的援军不知何时能到,张举还在燕山北边,威胁着涿郡。
鉴于杨照能打过叛军,孔融同意由他攻打张举,打不败也得赶走。
辽西那边咋样,文书没说,杨照猜可能是大师兄公孙瓒在和丘力居打,暂时不用管。
“朝廷的援军,估摸着还得拖。”杨照心里盘算。
孔融肯定上了奏章,但洛阳那边好像不愿出兵支援幽州。
杨照琢磨,拖延出兵可能是粮饷不够,难以支撑。
朝廷刚平定区星之乱,手头紧。
看杨照他们好像能在幽州反击,朝廷就想能拖就拖,只要洛阳没事,他们就不在乎。
“这就是东汉的朝廷啊!”杨照心里暗自苦笑,东汉末年的衰败确实不是没来由的。
他又琢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杀神:从小兵到暴君》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