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4章 北海(2/3)
识明光,老朋友了。
看了他写的《短歌行》,忍不住来北海瞅瞅。”
徐晃瞅瞅毛玠,一会儿问:“您是毛玠毛公?”
“你知道我?”
“果真是毛公,主公说,他能想出那么多治农的好点子,都是在沛县时毛公指点的。”
徐晃行礼:“在下徐晃,字公明,是主公手下的屯田校尉。”
毛玠更乐呵了:“明光还提过我?”
“毛公,还有两位,这边请!”徐晃知道毛玠的身份,明白他在杨照跟前有分量,又说,“我派人送你们去营陵,不远了,也就一天路程。”
毛玠答应了,一行人继续前行。
徐晃客气了几句,又问起荀攸和郭嘉的身份,随后派快马回营陵告诉杨照这边的事儿。
荀攸瞅瞅旁边的田地,提出了心里的疑惑:“这儿应该是块贫地,我听说青州贫地盐碱重,不适合种庄稼,你们是咋耕种的?”
徐晃答道:“这是主公改良土壤的成果,我虽然管屯田,但被主公急匆匆地提拔上来,对农业还不太内行,荀先生到了营陵,可以问主公。”
他其实懂,只是在想有些话该不该说。
520那天,郭嘉夸赞道:“杨太守真不错,徐校尉,能给我们分享些杨太守的事情不?”
徐晃答应了,但只是简单说了些能讲的事情。
离开农田后,徐晃安排的士兵也到了。
“三位,我有任务在身,不能送你们了。
这二百精兵是我们主公的,他们会保护你们的安全,有啥需要,尽管使唤他们。”徐晃拱了拱手说道。
毛玠点头:“谢谢徐校尉,咱走吧!”
在这二百士兵的护送下,他们很快离开了农田。
这时,荀攸小声嘀咕:“能让徐晃这样的猛将归顺,杨太守确实不简单。”
郭嘉附和:“荀先生说得对。
徐晃看似啥都跟我们说了,其实啥也没透露,对我们还是挺警惕的,比如派兵护送这事。”
荀攸望了望身边的士兵,声音更小了:“派兵护送是一回事,警惕我们也是真的。
虽然毛公和杨太守认识,但徐晃没法确认毛公的身份,又怕我们不是善茬。
这两百人既是护送,也是盯着我们呢。”
“手下都这么能干,杨太守能让他归顺,说明他也不简单。”
郭嘉喝了口酒,满意地说:“北海这一趟,值了!”
毛玠却觉得他们想多了:“你们两位是不是想太多了?我觉得徐晃就是单纯地派兵护送,哪有你们想得那么复杂?”
郭嘉愣了愣:“可能吧!”
他们这些谋士,就是爱瞎琢磨,一不小心就想多了。
营陵官府内,方锐进来汇报:“大人,公明传来消息,说毛玠毛公正在来营陵的路上,刚巧碰到公明了。”
杨照一听,惊喜地问:“毛公要来?”
看来自己真把毛玠说服了,他又问:“大概啥时候能到?”
方锐答:“毛公昨天和公明碰面,今天估摸着就能到。”
“赶紧准备,我得去城门口迎接。”
杨照对毛玠的到来很重视。
他能来帮自己,而不是留在曹操那儿,这可是大喜事。
方锐迅速安排妥当,杨照在城门外等了好一阵子,只见一支队伍慢悠悠地从南边过来,先是看到护送的士兵,接着是三辆马车在士兵中间行进。
很快,队伍就到了城门跟前。
“嘿,车上坐的是毛公不?”杨照扯着嗓子问。
毛玠掀起车帘,迈步下车:“明光,咱们可真是好久没见了!”
杨照乐呵呵地说:“毛公,快请进!”
可算把毛玠给盼来了!
到了衙署里,
杨照热情地招呼他们坐下歇会。
“毛公,这两位是?”他瞅着郭嘉和荀彧,一脸好奇。
这俩人看着不像是毛玠的手下,穿戴都挺讲究,应该是世家出身,文人模样。
特别是郭嘉,看着挺随性,一点也不像毛玠的学生。
毛玠介绍道:“路上遇见的朋友,也想见见明光,就一起过来了。
这位是荀攸荀公达,这位是郭嘉郭奉孝。”
一听这俩名字,杨照眼睛瞬间瞪圆了。
郭嘉!
荀攸!
他们要见我?
不是吧!
杨照心里首犯嘀咕,我没听错吧?真是他们?咱俩之前可没见过啊。
这……
他一时不知咋形容自己的惊讶,但脸上还是装得挺镇定,假装自己是头一回听说这俩人的名字。
贾诩问:“荀公达是颍川荀家的,郭奉孝是颍川郭家的吧?”
“对!”
郭嘉先答了话。
这俩人确实是颍川的,名和字也对得上,郭嘉、荀攸没跑了。
让杨照没想到的是,这俩人竟然主动跑到北海来了!
贾诩和李儒弄清楚他俩的来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杀神:从小兵到暴君》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