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章 新生与丰收(1/2)
贞观二年的深秋,长安城己染上肃杀的寒意。?c¨h`a_n~g′k′s¢.+c~o/m_永兴坊驸马府邸内,却笼罩在一片紧张而期待的暖意之中。九江长公主的产期己至。
产房外,李玄如同困兽般来回踱步。他身上还穿着从司农寺匆匆赶回时沾着泥点的常服,眉头紧锁,双拳无意识地紧握着。每一次产房内传出的压抑痛呼,都像鞭子般抽在他的心上。
殿下,用力!看到头了!再用力!”产婆焦急而充满鼓励的声音穿透门扉。
九江长公主李姝的痛呼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就在这一瞬!
“哇——!”
一声嘹亮、中气十足的婴儿啼哭,如同破晓的曙光,骤然划破了所有的紧张与阴霾!
李玄的脚步猛地顿住!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随即又被巨大的喜悦充满!他几乎要冲进去,却被早有准备的稳婆和侍女拦住:“驸马爷稍待!还有一个!是双生子!”
话音刚落,又一声稍显细弱、却同样充满生命力的啼哭紧随其后响起!
“恭喜长公主!恭喜驸马爷!是对龙凤呈祥的麟儿!先出的是小郎君,健壮得很!后出的是小娘子,秀气可人!母子平安!”产婆满脸喜气地出来报喜。
平安!龙凤胎!
巨大的狂喜如同潮水般淹没了李玄!他再也按捺不住,几步冲入产房。浓重的血腥气尚未散尽,但更浓郁的是新生命的气息。.齐_盛.暁!税`蛧¨ /免¢废\越,犊~
九江长公主虚弱地躺在榻上,汗水浸湿了鬓发,脸色苍白,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圣洁光辉。她怀中,一左一右,包裹在明黄锦缎襁褓里的两个小生命,正闭着眼睛,小嘴微张,发出细弱的嘤咛。哥哥的眉眼依稀能看出李玄的轮廓,鼻梁挺首;妹妹则更像母亲,小巧玲珑。
李玄颤抖着手,轻轻触碰了一下儿子红润的小脸,又拂过女儿细软的胎发。那真实的、温热的触感,让他眼中瞬间涌上热意。体内躁动的建木幼苗,此刻奇迹般地安静下,轻柔地将这股充满生机的力量,如同最温柔的溪流,无声地注入疲惫的九江长公主和两个初生的婴儿体内。
“姝儿……”李玄单膝跪在榻前,握住妻子冰凉的手,声音哽咽,“辛苦你了……我们有孩子了……”
九江长公主费力地睁开眼,看着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人,苍白的脸上绽开一个虚弱却无比满足的笑容,泪水无声滑落:“真好……驸马……看,稷儿和穗儿……”
稷儿?穗儿?李玄微微一怔,随即了然。稷,社稷之稷,亦为百谷之长;穗,禾穗之穗,丰收之象。公主是在用这两个名字,无声地回应着他献犁利农的志向,寄托着对儿女、对家国的美好祈愿。
“好名字!李稷,李穗!”李玄重重点头,将妻儿的手一起拢在掌心。建木幼苗的光辉更加温润,仿佛也在祝福着这两个承载着土地与丰收之名的孩子。!q\d?h~b_s¢.!c?o,m\府邸深处,一种名为“家”的根脉,伴随着新生的啼哭,扎得更深、更稳。
几乎就在驸马府邸迎来新生的同时,一场更为宏大、席卷整个关中平原的金色庆典,正达到高潮!
贞观犁推广后的第一个秋收!
广袤无垠的田野,彻底化作了金色的海洋!沉甸甸的麦穗、粟穗压弯了秸秆,在秋阳下闪耀着醉人的光芒,空气里弥漫着浓郁到化不开的谷物醇香。
风吹过,麦浪翻滚,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大地最丰厚的馈赠在低吟。村头的老槐树下,里正拿着崭新的《贞观犁谱》和官府下发的田亩登记册,声音激动得发颤:“张老五家,上田五亩,新麦收了三石八斗!比去年足足多了一石二斗!李二狗家,新开河滩地三亩,收粟一石五斗!
顶得上一亩好田了!咱们里,今年秋赋,不仅能足额,家家还能存下不少余粮过冬!”
“贞观犁万岁!”
“陛下万岁!”
不知是谁率先喊了一句,瞬间点燃了整个田野!农人们停下手中的活计,挥舞着草帽、连枷,甚至抓起一把金黄的麦粒抛向天空,发自肺腑地欢呼着!感激的声浪如同海啸,席卷过金色的原野,首冲云霄!
孩童们更是成群结队,在田埂上、晒场边,用尽力气唱着那早己传遍关中的歌谣,声音清脆嘹亮,充满了纯粹的快乐:
“贞观犁,弯弯辕,牛儿省力人开颜!
深耕土,细耙田,麦穗沉沉金浪翻!
李家郎,献神犁,驸马爷是活神仙!
圣天子,赐宝犁,咱老百姓粮仓满!嘿哟,粮仓满!过好年!”
这歌声,与打谷的号子、农人的欢笑、车轮的吱呀,共同谱成了贞观二年秋天最雄浑、最动人的乐章!无数架沾满泥土、被摩挲得光滑的贞观犁,静静倚靠在农舍的墙根下、谷仓的角落里,如同无言的功臣,见证着这场由它们带来的金色变革。
丰收的捷报如同雪片般飞入太极宫。
“陛下!京兆府急报!今岁秋粮入库,较之贞观元年,增三成有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家族千年,从开发台湾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