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二章 「天下一人」(求追读 求月票)(2/3)
一口点茶,隨后才慢悠悠开口让他起来。
“蔡卿不必惶恐,我自然是知道你是如何忠於社稷的。只是朝中总有些人脑袋不清楚,但不能让他们这些不清楚的人干扰了我父皇的想法。
“朝前有王黼王相公和你蔡学士,朝后有梁太傅,朝前朝后都有赖诸君努力啊。”
梁师成和蔡攸自然赶紧拱手称是。
赵楷看对蔡攸的敲打差不多了,接著又吩咐起来:“尤其是这次伐辽之后,蔡公相又在朝野之间活跃起来了,所以我才把你蔡学士叫来,你还是好生关注朝上的公议,不要叫蔡公相又走到台前来了。你父亲毕竟已经三次拜相、三次罢相,要是让他再来个四次拜相,恐怕太子的储君之位要更稳当了。”
蔡攸这个软骨头正准备第三次下跪,被赵楷赶忙叫住了。隨后赵楷又和梁师成吩咐起来。
“刘延庆这次隨宣抚司回城,还劳烦梁卿叫皇城司多多盯著些,种师道致仕之后,除去西北防务压力之下不能调走的西军余部,估计將来朝廷能调动的兵马有半数要落在刘延庆手里。
“尤其是这人久不在东京城,对皇储之事的態度还不明朗,这些天要盯死了!”
六月初九,东京城,鄆王府。
检校太傅、开府仪同三司梁师成与宣和殿大学士蔡攸乖乖立在一旁已经有半个时辰了。
他们进来时只由鄆王赵楷的隨从通稟了一声,正在泼墨挥毫的鄆王没有搭理他俩,他们也不敢打扰。
终於鄆王赵楷完成了自己的大作,从案边离开,走到太师椅旁坐下,才开口说道:“梁卿、蔡卿,辛苦二位久等了,来看看本王临摹的这副芙蓉锦鸡图如何。”
二人这才凑上前去,恭敬地端详起这副芙蓉锦鸡图。
老道的梁师成並不著急开口,而是细细地观看,一边看一边抿著嘴,频频点头以示讚赏。
蔡攸则率先开口:“鄆王殿下这副画实在是妙,叫我看,与官家亲笔画的那幅简直就是一模一样,拿出来与官家亲笔比较,也绝分不出谁是原本、谁是摹本。”
梁师成听到蔡攸先耐不住性子,才开口说:“蔡学士说的不错,鄆王殿下书画双绝,颇有官家风范。这副画,要我说最妙的反而不是这幅画本身,而是这天下一人的押,竟然与官家的押一模一样!”
宋徽宗习惯在自己的画上落上一个押,这押非常简单,一共就三笔,远看像是一个没有连上的“天”字。实际写的时候,也只落两横和一个反折的对勾。
宋徽宗自己不曾说过这个押是什么意思,但是因为这个押远看是个“天”字,而不带最上一横则像个“下”字,最上一横自然是个“一”字,两横都不看,只看这个反折的对勾,则是个“人”字。因此眾人都猜测这是宋徽宗自詡为“天下一人”。
老道的梁师成不夸画的如何,而是夸赵楷这个“天下一人”画押写得好,自然是夸赵楷有天子之像。
赵楷在太师椅上品著隨从刚送上的点茶,笑著说:“二位过誉了,父皇常说我书画皆通,但却技艺不精,尤其是这画,父皇嫌我用墨太浓,没有意味。因此我这些日子都在反覆临摹父皇的画。”
蔡攸听见赵楷把自己的马屁打了回来,却没有回应梁师成的恭维和暗示,才不由得讚嘆一句“薑还是老的辣”。
赵楷也不多寒暄,开口就问道:“梁卿,今日宣抚司衙门一干人等回京了是吗,都去了哪儿啊。”
“回稟殿下,童贯、刘延庆等人都回了各自府上安置歇脚,但是皇城司的察子回来说刘延庆的儿子刘光世今日去了丰乐楼的顶楼雅间吃饭。臣来此之时刘光世应该还在丰乐楼。”
“哦?丰乐楼顶楼雅间,这样难定的位子,他一个刚回京的人怎么定上的,又是哪位贵人做的东?”
“回殿下,那雅间是高俅高殿帅包著的,但是做东的应该是马军司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刘錡刘信叔。”
赵楷听到这个名字,眉毛一挑,放下了手中的茶杯:“刘錡啊,那也难怪,他二人应当在西军就是老相识了。”
梁师成也赶紧补充道:“殿下所言不错,察子来稟报说二人曾在西夏並肩作战,交情不浅。”
赵楷把头偏向蔡攸:“刘錡这人是父皇眼前的红人,要论父皇宠爱的程度,恐怕朝中也只有你蔡学士能胜过他刘錡一筹了吧。”
蔡攸赶忙低头说道:“承蒙官家和殿下抬爱,臣实在惶恐。”
“哈哈哈哈,蔡学士如何这么经不起打趣呢。父皇宠爱你自然是好事,本王还要靠你在父皇面前多进些美言呢。”
听到这句话出口,蔡攸知道表忠心的时候到了,赶忙就跪下来行了个大礼:“殿下!臣有今日之恩宠,全是官家和殿下的恩赐,臣打心眼里觉得殿下才是继承大统的不二之选。一旦有幸蒙官家询问储君之事,臣也必然据本心而言,不避刀矢也要说这大实话。”
赵楷看蔡攸这副夸张的样子,也稍微有些不自在,但是对这个表忠心的行为很是受用。
“蔡卿言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靖康:从逃跑将军到开国太祖》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