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三章 哼哈二將(上)(1/3)
六月初九,蔡京府上。¢卡+卡-小?说·网` _首^发+
老迈的蔡京正坐在太师椅上,两个婢女正在为蔡京扇风纳凉。
看著眼前的礼部尚书余深和兵部尚书薛昂这两个跪在地上的“叛徒”,蔡京只顾品著点茶而不开口说话。
跪在地上的余深,在炎热的天气中紧张过度,已经满脸通红、浑身大汗了。他看著太师椅上悠然自在却一言不发的蔡京,若不是蔡京偶尔啜一口茶,他都要怀疑蔡京年老嗜睡已经在太师椅上睡过去了。
蔡京虽然还被尊称为蔡公相,但其门下已经不復当年盛况了。蔡京自从崇寧元年拜为尚书左丞以来,几经沉浮,宋徽宗后期的宰辅大半都是蔡京门下提拔上来的。
最近两次拜相,蔡京虽然都提拔了很多人居於宰辅之列,但是最近两次罢相之后,蔡京的境遇確实完全不相同了。
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蔡京第二次拜相,提拔了林攄、余深、薛昂三人位列宰辅。
大观元年,蔡京提拔林攄为同知枢密院事,当年闰十月被任命为尚书左丞,大观二年九月被任命为中书侍郎。
大观二年九月,蔡京提拔余深担任尚书左丞,而后又转任中书侍郎、门下侍郎。
大观三年四月,在蔡京的支持下,薛昂担任尚书左丞。
而大观三年六月,蔡京罢相,林攄、余深、薛昂的宰辅之职也很快就分別被撤了。
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蔡京第三次拜相,不仅马上重新把余深、薛昂扶上宰辅之位,还顺便提拔了新兴的童贯、白时中。
政和六年十一月,在蔡京的支持下,童贯自检校少保、护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陕西河东河北宣抚使担任签书枢密院事,直到政和八年正式领枢密院事。
同月,蔡京扶持著白时中以试礼部尚书升迁为中大夫,担任尚书右丞。
事情的变化就出现在宣和二年1120年,蔡京第三次罢相之后。
与前次罢相顺便带走自己的一帮人下台不同的是,原本蔡京身边的红人王黼一跃由特进、少宰兼中书侍郎担任太宰兼门下侍郎,完全取代了蔡京的地位成为宣和年间的首相。
王黼虽然长期依附於蔡京,奈何王黼野心太大,他完全等不及蔡京的慢慢提拔,转而投向了梁师成的怀抱,认了这个宦官为义父。最终王黼是依靠著梁师成的关照顺利升迁的。\x.i?a*o+s·h~u_o¢h·o/u_.`c^o?m-
除去林攄身体不好已经行將就木,蔡京提拔的第一批宰辅里,余深和薛昂在王黼一炮走红而蔡京又一次罢相之后,立刻翻脸想去做王黼的心腹。
但是王黼对这两个跟屁虫也没有好感,经过余深和薛昂的使劲钻营,却还是无法融入王黼、蔡攸的圈子。
半晌之后,还是蔡京幽幽地说一句:“二位大人今日怎么有閒暇来老夫府上了?”
听到蔡京如此揶揄,余深、薛昂两人紧紧把头贴在地上。
作为蔡京曾经智囊团中的首席参谋,这次回来再次爭取蔡京庇护的余深,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公相大人,今日来此是特意匯报我等二人这些天如何为公相大人鸣不平的。”
“哦?如何为老夫鸣不平了?”
余深赶忙直起上半身,大声说道:“朝堂眾人都以为公相大人不赞同伐辽,就连官家也是如此以为,才令公相大人罢相。
“我二人据理力爭,告诉眾人这实在是大错特错!正是大臣误解公相大人,继而蒙蔽了官家的眼。官家即位以来,战西夏、平青唐,大宋疆域已经是开国以来最巔峰,哪次不是公相大人积极筹谋才能成功的?”
薛昂也连忙跟上:“正是、正是,且不说往昔的日子。就说这次伐辽,当时公相大人派林攄出使辽国,就已经当面辱骂辽贼。而后林攄向官家进言辽国已经腐败不堪,我大宋吞併辽国並无不可。谁不知林攄与我二人都是公相大人门下之人?所以依我说,伐辽的首倡之功,还是在公相大人!”
听到这里,蔡京倒是冷笑一声:“怎么,如今伐辽战败,你二人这是受了王黼的托,来把战败之过掛在老夫这个伐辽首倡』的头上了?”
薛昂赶紧再把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公相大人!下官岂敢啊,下官与那奸臣王黼早就是不共戴天了!这东京城里,有我没他!”
这话出来,旁边跪著的余深仿佛触电一般,转过身就“啪”给了薛昂一个大嘴巴。这个嘴巴的力量之大,直接把薛昂整个人掀倒在地。
薛昂还来不及爬起来质问余深,余深就伸长了胳膊,手指著薛昂,一边晃著手指头一边说:“你个狗东西,几日不见,竟敢不避讳公相大人的名字了,你看我不扇死你!”
原来余深、薛昂和林攄三人曾经深深地依仗著蔡京,为了献媚,三人竟然主动避讳蔡京的名字。¨h¨u_a,n_x*i~a*n-g.j·i+.~n+e¨t¨更有甚者,三人甚至要求自己家人也要避讳,一旦有人不小心说出“京”字,就要被家法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靖康:从逃跑将军到开国太祖》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