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说出口的理由很充分。
“天子病重,各地的诸侯王得到消息以后,想必不会安分,天子印信和虎符由我拿着,诸侯王有什么异动,也能及时处理。”
王太后这个理由,其实也算充分,天子要是真有个什么万一,又没有名正言顺的太子,各地的诸侯王还真的未必会老实,心有异心的其实并不少。
王太后本来也掌握着一部分权利,现在天子神志不清,为了防止诸侯王异动,暂时把天子手上的权利也移交到太后手里 ,也是为了防止诸侯王作乱的一个办法。
也正是因为王太后这些话有道理,倒是让平时负责掌管天子印信和虎符的亲信,一时间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拒绝王太后。
既然是天子亲信,当然是知道天子与王太后之间的隔阂,明白天子肯定不会愿意把自己的印信以及虎符这些交给太后。
现在交出去容易,等到天子好转,再想把东西拿回来就不容易了。
但是太后的话也有道理,她又是皇太后,天子的生母,这些人也没有胆子拒绝。°看′书?君~ ??已?发[t¨布3最e新2a章?节?
天子病重,舒舒自然也在一旁守着。
听到王太后的话,又见到掌管天子印信和虎符官员的为难。
想了一下,她还是开口了。
作为知道这个时代很多事情的人,舒舒并不认为这一次天子会真有事,虽然现在看起来情况己经十分严重了。
既然如此,现在的事情也是她表现的好机会。
“太后娘娘,现在陛下不过是偶然染恙,也不是什么大病,过两天就好了!贸然把天子印信和虎符交给你,让外人猜测陛下病情,岂不是更容易生乱子?以我看,天子印信和虎符,还是继续留在宣室殿更加合适,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皇后,你是在反驳我的话?”,听到舒舒这样说,王太后顿时就沉着一张脸,对着舒舒质问起来。
“儿媳不敢!”,舒舒先认错,但是在这个事情上面,肯定也不会妥协,“只是陛下现在不过刚病,又只是小恙,贸然把印信和虎符拿走,那是更容易生乱子。”
舒舒这个话,同样也有道理。
现在天子尽管神志不清,人却还好好的,皇太后也不可能真的完全不管不顾。
便只是说道:“皇后,你很好!既然你这么关心天子,就在这里守着天子吧!”
开口把舒舒拘在天子身边以后,王太后也没有在宣室殿久留。,2¢c+y+x*s′w¨.′c?o`m~
就算拿不到天子印信和虎符,趁着天子现在神志不清,她也能做很多事。
虽然天子也是王太后的亲子,但是王太后也并不是多顾念母子亲情的人,只看她多年不管长女,哪怕成为太后都没有想着暗中接济一二,也能明白她并不是多看重亲情的人。
在她成为太后之前,天子自然是重要,没有儿子的话,她有再多的心机谋划也没用。
可是既然己经成为太后了,又还有好几个孙子,天子这个儿子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舒舒在这个事情上,就没有开口多说什么了,看到王太后走了,其他有子的妃嫔一个个都找理由离开,还是安安分分的守在天子身边。
见状,她身边服侍的人就有些着急,“娘娘,我们就什么都不做吗?李良人并不受宠,也不是什么好出身,西皇子还尚未记事,不如娘娘想办法谋西皇子?”
按照如今的规矩,皇后的地位是完全没有办法和太后相比,太后是可以和天子分享权利,皇后能保住自己的位置都不容易,尤其是在无子的情况下。
要是天子在还好,只要天子没有起废后的心思,皇后自然还是尊贵的。
可是天子不在了呢?
要是新帝不是亲子,能有一个偏僻的宫殿安享余生就不错了。
只有亲子为新帝,才能成为与天子共享权利的太后,太后的权利本来也有一部分是依靠孝道,现在可没有什么嫡母身份更加贵重的说法。
现在眼看着天子情况似乎不好,她这个皇后无子,想办法谋一个儿子过来,按理说倒也是一个解决办法。
天子要是没有能挺过去,如果把自己的孩子扶持成为新帝,不就能站在现在王太后这个位置上?
要不然也不会几个妃嫔,各个都坐不住了。
现在几个有皇子的妃嫔里面,也是李良人最好欺负,也不怪她身边服侍的人会出这个主意。
不过舒舒肯定不用这样,毕竟天子并不会有事。
所以即使知道卫家通过平阳公主,天天在王太后那里说大皇子的好处。
王夫人也带着二皇子,每天都去王太后那里表忠心。
就连李良人因为有三皇子、西皇子两个儿子,都有些稳不住。
舒舒也并不管这些,只是守在天子身边。
天子的情况并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