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2章 独角会议(2/2)
有人翻图纸,确认他提到的每一项,全部精准命中图面盲区。
政策口在记,开发口在低头,原本带着试探目光的人,此刻全都安静下来。
——这不是提建议,这是给答案。
主持人沉了两秒,轻声一句:“明白了。”
全场都听明白了——
这人不是来听会的,是来收口的。
范向东话一落,全场静了近半分钟。
技术口的人在飞快记,政策口的人交换眼神,项目端那几个一向话多的企业代表也都没吭声。
主持人翻了翻手里的第二组资料。
索性不再看其他人,首接道:“范工,下一张图也请您看一下。”
“这块是原浦西三片的合并地带,规划新增节点九处,您判断下哪些先推、哪些缓推?”
这句话落下,等于是把会议主线彻底交了出去。
范向东没有推托,继续站在投影前,一张张图看过去,不快不慢。
哪里能落、哪里得缓、哪里干脆该删掉,全都只讲一句话。
没有长篇论证,没有废话。
讲到第七张图时,技术负责组的副主任首接关了笔电,只拿了纸和笔记。
讲到第十张时。
市建委协调办那位最难打交道的科长,第一次开口问了句:
“这个节点的配套,如果我们把水电线交给你,你能给个方案表吗?”
范向东淡淡点头:“可以。”
然后继续下一张。
此时会议己过原定结束时间二十分钟,但没人离席。
桌上没有人聊天、没有人看表,连记录助理都全神贯注地记着。
不是因为他多强势,而是全场突然意识到——
有人能把这么复杂的事情,讲明白。
他不打句号,但每句话说完,后面就没人再补。
会没散,但场早就塌了。
他是会议中唯一被追问、唯一被二次确认、唯一让全场自动静音的人。
这不是“说服别人”,这是全场默认——
他现在就是主场节奏。
会议最终没有定人、没发任务,也没有念一张书面纪要。
主持人只是翻到最后一页资料。
扫了一眼大家,说了句:“后续我们会按今天讨论的意见,形成初步落点建议,再做协调。”
话是对着全场说的,但目光落在范向东身上,语气不轻不重:“有些点,回头我们单独联系你。”
陆怀中没说话,只点头。
陆瑾言没笑,也没显露任何情绪,只将记录本合上,低头整了整袖口。
范向东什么都没回。
他只是把手边画过的笔放回台上。
站起身,从后排出口离开。
没有寒暄、没有留下名片、没有多留一眼。
但等他走后,全场那种微妙的“静”还没散。
那是一种默认的现场气场——
谁都知道,这会不是给谁开的,而是为谁准备的。
图纸没写名字,但每一笔都在套他的节奏。
谁来做没说,但谁最懂怎么落。
谁能真的推得动,早就写在每个听众的眼神里。
最后离场时,有人低声和身边同伴说:“刚刚那谁啊?”
旁人低声答:“谨言那个……调度线的。”
再问:“他职位呢?”
没人答得上来。
——因为这个人根本没报职位,只报了节奏。
而这场会议,谁报的节奏,谁就是场的中心。
这场会议,注定就是为一个人准备的。
不想错过《少走弯路,从小区保安成为资本》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