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1章 来自未来的警报(1/2)
攻城锤下那场惊天动地的审判,以水泥墙的完胜和石开山那发自肺腑的敬服而告终。/优_品?暁`税-徃~ /追¢嶵·歆¢蟑_节^
消息传开,整个应天府的工匠圈子都为之震动。“格物坊”三个字,在一夜之间,从一个充满了争议和嘲讽的新奇玩意儿,变成了所有工匠心中,如同圣地一般的存在。而张伟,这位年轻的格物坊总办,也被蒙上了一层近乎神话的色彩。
格物坊内部,更是彻底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当晚,张伟自掏腰包,在新建成的中央食堂里,摆下了最丰盛的庆功宴。酒肉管够,所有人都被允许开怀畅饮。
工匠们的情绪,被彻底点燃了。他们勾肩搭背,大声地唱着不知名的小调,用最粗俗也最真挚的语言,吹嘘着自己在建造那面“神墙”时,是负责挑水还是和泥。
“看见没?石开山那老家伙,最后跪下的时候,那表情,跟见了鬼一样!痛快!真是他娘的痛快!”
“那是!咱们总办大人是什么人?那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什么祖宗之法,在咱们的‘格物’面前,都得靠边站!”
石开山、孙百手这些刚刚“归顺”过来的将作监老师傅们,也没有丝毫的尴尬。他们端着酒碗,主动地融入到这片狂热的氛围之中。他们看张伟的眼神,己经彻底变了,那是一种混杂了敬畏、好奇,以及对更高深技艺的无限渴望。-求~书_帮- *首,发!
鲁平、陶升、赵启这几位核心人物,更是成了所有人敬酒的中心。他们红光满面,来者不拒,与众人一同分享着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荣光。
张伟也端着酒碗,笑着,闹着,与每一个前来敬酒的工匠,一饮而尽。他的脸上,挂着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属于胜利者的灿烂笑容。
然而,在这片喧嚣与狂欢的核心,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内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轻松。
夜深人静,喧嚣散去。
张伟拖着一丝酒意,回到了自己那间位于研发大楼顶层的、安静的办公室。他没有点灯,只是借着窗外皎洁的月光,走到了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前,俯瞰着这座由他亲手缔造的、己经陷入沉睡的“未来之城”。
胜利的喜悦是真实的,但一种更深沉的、源自于工程师本能的忧虑,却如同水下的暗流,在他心中挥之不去。
他知道,无论是洪武钢还是水泥,都只是敲门砖。它们虽然强大,但终究只是“术”的层面。想要让格物坊,让这门学问,真正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扎下根来,他需要做得更多。
他需要为这座飞速奔跑的巨城,提前规避掉所有可以预见的风险。
他走到书案前,从一个上了三重锁的暗格里,取出了他真正的、也是唯一的金手指——那部黑色的、坚固得如同板砖一样的太阳能手机。·2?芭^墈?书+蛧? \唔_错+内!容?
屏幕亮起,幽蓝色的光芒,照亮了他年轻而又凝重的脸。电量还剩下12%(基本没出过场,没晒过太阳充过电),不算多,但足够他做很多事了。
他熟练地打开加密的数据库,开始检索。他没有去查那些能带来巨大利润的科技,而是打开了一个他之前从未仔细研究过的文件夹——《大明王朝·洪武年间·水文气象灾害历史数据库》。
这是他前世所在的研究所,为了进行“古气候环境模拟”项目,而收录的、基于后世无数考古发现、地质勘探和史料分析而建立的数据库。在别人眼中,这或许只是一堆枯燥的数据,但在张伟这个顶尖工程师眼中,这,就是一本最精准的、关于未来的“天灾预言书”。
他将区域锁定在“应天府及周边地区”,然后,开始一页一页地翻阅。
“洪武三年,夏,淮河下游大旱……”
他快速地扫过这些记录,眉头渐渐锁紧。终于,他的手指,在一个条目上,猛地停住了。
那是一条用红色高亮标注的、代表着“特大级灾害”的记录。
【事件编号:H004-08-YT-RF01】
【事件定性:超百年一遇特大持续性暴雨(Pluvial Floodi)】
【发生时间:洪武西年,八月中旬至九月初】
【影响区域:应天府、镇江府、常州府等长江下游地区】
【核心灾情记录:因连续强降雨,致使长江水位暴涨,多处支流出现决口。其中,位于应天府东北,栖霞山附近的‘皇家第一仓’,因其护粮堤坝存在严重结构缺陷(民间俗称:豆腐渣工程),在八月二十七日夜间,被洪水瞬间冲垮。百万石军粮被淹,首接导致次年北方边镇军粮短缺,引发小规模兵变。间接导致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看着屏幕上那一行行冰冷的、不带一丝感情的文字,张伟的后背,瞬间被一层冷汗浸透!
酒意,在这一刻,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刺骨的寒意。
皇家第一仓!栖霞山!
他知道这个地方!那是大明朝廷储存漕运而来的、供给京师和北方边军粮食的、最重要的大型粮仓!其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太阳能手机:我在大明攀科技》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