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道德启示录 > 第一章 明道(道在我们的认知范围之外)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章 明道(道在我们的认知范围之外)(1/2)

目录
好书推荐:

第一篇明道(修行之总纲)

第一章明道(道在我们的认知范围之外)

道可道,非常道。齐盛暁税徃 免沸岳黩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玉以观其妙。常有,玉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真理是可以遵循的,但是,它们都不是关于“常”的真理。概念是可以言说的,但是,它们都不是关于“常”的概念。我们用“无”来命名天地的起始状态,用“有”来命名万物的构成要素,于是不断地“无”下去,试图用这种办法了解天地的总体奥秘,不断地“有”下去,试图用这种办法了解万物的彼此差异。然而,所谓的“无”和“有”其实都是从同一个地方产生的,只是说法不同而已,都可以叫做“玄”。那个创造了“玄”,并且反复地这么做的东西,才是打开一切奥秘的大门。

简释:

1:“道可道,非常道。”道,可以以之为道。可道之道,并非“常”之道。

此句是《道德经》的灵魂,核心有两点,前半句指出世俗的真理是有效的,后半句则指出这些真理都不可能帮助我们悟道。*搜!搜¨小~说?网¢ _无-错.内.容?老子说:“为学ri益,为道ri损。”在这里,“道可道”讲的是为学,“非常道”讲的是为道。

第一个“道”字不能翻译为规律,因为我们遵循的并不是规律本身,而只是对于规律的认识,也就是真理。真理与规律并不是完全等同的,而只是对于规律的不完整的揭示。遵循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说法,用在老子这里是不合适的,因为马克思主义认为眼前的世界是绝对真实的,而老子则认为是非常虚假的。

第二个“道”字不能翻译为言说,否则就与“可名”的“名”重复了。它是以之为道的意思,即遵循。而“可名”的“名”,就是以之为名的意思,即言说。第三个“道”字应该和第一个“道”字的意思完全相同。

理解此句的关键在于“常”字。“常”:永恒的,不变的。在这里应该翻译成名词,而不是形容词。如果翻译成形容词,“真理是可以遵循的,但是都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这种说法自然是对的,却漏掉了老子思想的独特之处。

第二十五章说:“du li而不改,字之曰道。”“不改”就是永恒不变,也就是“常”。第十六章说:“知常曰明。”了解了“常”就是名副其实的有大智慧了,也就是悟道了。`j^i`n*j′i*a¢n-g/w?x-c¨.,c`o~m\在老子看来,在多变的现象世界背后,存在着一种永恒不变的东西。领悟这种东西,才是《道德经》的目的所在。

将“常”翻译成名词,就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所有的真理都是无助于悟道的。为什么“为道ri损”?原因就在这里。

2、“名可名,非常名。”名,可以以之为名。可名之名,并非“常”之名。

真理都是用语言来表达的。既然所有的语言都与大道无关,真理自然就与大道无关了。为什么语言与大道无关?因为语言是从变化中诞生的,而大道却是不变的。详细的解释请参看第二章和第六章。

3、“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两句是对于世俗哲学的总结,世俗的所有哲学都可以归纳成这两类。你说有一个上帝,或者是存在着一种不可分割的基本粒子,那就属于“有”这一类。你说宇宙开始的时候是什么都没有的,或者说万物是无限可分的,基本粒子是不存在的,就属于“无”这一类。

同时,“无”和“有”还是最高级的两个概念。凡是看得见的,或者是我们认为存在的,都属于“有”,反之都属于“无”。推翻了这两个概念,也就证明了眼前的世界以及语言是不可靠的,也就推翻了世俗的所有哲学和真理。

“道隐无名”,“吾不知其名”,大道是无法言说的,不要把这两句当做老子的思想。万事万物都是“有”,当它们尚未诞生或已经消亡的时候都是“无”。“有”有无数种,“无”也有无数种,到底谁才是宇宙和万物的起始状态和构成要素呢?如果这两句真是老子的意思,其思想就太散漫,太不负责任了。

4、“常无”和“常有”

这两句是对世俗之认识方法的总结。所谓“常无”,就是从我追溯到我尚未出生的时候,然后是妈妈和人类尚未出生的时候,以至于宇宙尚未形成的时候,这是一种时间追溯法。所谓“常有”,砖头是泥巴烧成的,泥巴呢?原子呢?这是一种空间挖掘法。自古以来,我们的认识方法都不过是这两种而已。

5、“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这是对于世俗之语言、哲学及其认识方法的总批判。眼睛看得见的,理论上认为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道德启示录》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没有了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