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八章 成德(成德者没有烦恼)(2/3)
u,._c¢o/m+
居善:居之善,与前面的“水善”句法相同。
房子只是身体的居所,立场才是心灵的居所。前者常常是由不得我们选择的,生在沙漠,就只好住在沙漠,不管居住条件有多糟,家境贫寒,见识有限,牵挂太多,也就只能那样了。我们能够zi you选择的,只是我们的立场。
我的天赋是什么,我的爱好又是什么,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人生的起点,是我们最初的居所。这个社会是什么样的,它又需要什么样的人,我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人生的目标,是我们梦想的居所。认清了起点,找准了目标,人生的路也就明确了,这就是我们的立场,是我们的心灵安居之所。
在我们中国人心中,大地有三种德性,一是包容万物,二是平稳不动,三是万古长存。第三十三章说:“不失其所者久。”始终坚持其立场而不失,就符合了大地的后两种德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容忍别人的鄙视、责难和打击,就必须具备大地的第一种德性。比如在一个金钱至上的时代里,你想追求那种与金钱无关的东西,就必须具备极大的肚量。
7、“心善渊”:心态之善如深渊
在古人看来,深渊有两种德性,一是宁静无波,二是深不可测。老子说:“吾道甚易知,甚易行。”老子的学说是至简至易的婴儿之学,是不可能教我们故作高深的,所以应该取前者。
做自己其实是很难的,尤其是不合时宜的时候。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又说:“知其不可而为之。”面对世人的鄙视、责难和打击,陷入了无路可走的境地时,君子将无所畏惧地打出一条路来。哪怕因此而死去,也坚定不移,无怨无悔。小人则会心情烦躁,于是灰心绝望,放纵自己。
无论世人如何待我,无论前路是多么的艰难,始终保持心灵的平静,这就是“心善渊”,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平常心。
8、“与善仁”:交往之善讲仁爱。
孔子说:“仁者爱人。”仁是一种爱心,是情感。义是一种义理,是理性。在人际交往中,心存善意就行了,不要执着于什么道理。立场不同,道理就不同,所以,不同立场的人常常是无法达成共识的。能够超越立场的,只有爱的微笑。
别人鄙视我,责难我,打击我,我善意地笑一笑就行了。他能够因此而接受我,那自然是最好了。不能接受的话,也不至于引起更大的冲突。如果一定要讲出一番道理来,一定要证明自己是对的,那就是自寻烦恼了。
能够始终微笑的,其心灵自然是宁静的。
8、“言善信”:言语之善守承诺
说话算话就是信。第六十三章说:“轻诺必寡信。”之所以说了不算,一是能力不够,答应了无法办到的事情。二是随口敷衍,根本就没想过认真去做。三是出现了不可抗力的意外,实在是没有办法。
第一条违背了“居善地”和“心善渊”,即不了解自己,或者是死要面子。第二条则违背了“与善仁”,即不尊重对方。至于第三条,及时地告诉对方就行了。就算对方不能接受,自己也问心无愧。
不守承诺的后果可能是非常严重的。自己的名誉损失倒在其次,关键是可能会误了别人的大事,所以,一定要慎重。反之,如果我们能够慎重地对待这件事情,前面的“居善地”等三个方面的修养也会有长足的进步。
9、“正善治”:为政之善求太平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种想法是要不得的。因为他在乎的是自己的权威,而不是政局的好坏。正所谓萧规曹随,如果前任的治理方略是好的,那就照章办理得了,又何必别出心裁地另搞一套呢?如此作为,自己的政绩的确是很显眼了,却把政局给搞乱了。这是“与善仁”的延伸。核心就是少一点个人膨胀,多一点对于前任的尊重,对于天下的善意。
10、“事善能”:处事之善看能力
有多大的本事办多大的事。既不要偷懒耍滑,不负责任,也不要心存侥幸,盲目冒险。也就是脚踏实地,稳步前进的意思。就像那些倾家荡产的赌徒一样,玉望太强了,心地太贪了,夸大了自己的才能,绝大部分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与之相反的是,有的人性格软弱,或心存厌恶,又贬低了自己的才能,结果是错失了许多的机遇。
11、“动善时”:行动之善看时机(时势)
大的发展趋势是时势,小的变化关节是时机。战略上要认清时势,战术上则要把握时机。如果只有开往广州的火车,想去běi 精,就想别的办法吧。强行登车,只会错得更远。如果想去广州,就别误车了。
老子说:“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孔子说:“穷则独善其身。”比如一个喜欢唱歌的金嗓子,在今天自然可以去当歌星。如果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道德启示录》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