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九章 行道者的应对要点(1/2)
第十九章行道者的应对要点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咸-鱼_看`书* *无`错\内′容′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玉。
译文:
弃绝圣人和智者,人民将得到百倍的好处。弃绝仁爱与正义,民众将恢复孝顺与慈爱。弃绝机巧与利益,盗贼将会绝迹。以上三种理论,作为一种教义还不够圆满。所以使它们有一个理论归属:让见解简单一点,让抱负淳朴一点,减少思虑,减少玉望。
简释:
四类人,四种社会状况,全都属于有为。如果有人问到行道者,行道者该怎么应对?老子就此做出了指导。
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第四十九章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由此可见,老子对圣人是相当尊重的,所以,“绝圣”不可能是要我们排斥圣人,而是另有所指。·0.0\小/说.网′ _无!错^内.容.以此类推,“弃智”也不可能是要我们抛弃智慧。事实上,智慧也是不可能被抛弃的。
第三章讲“不尚贤”,关键在于一个“尚”字。圣贤原本是很好的,如果推崇圣贤就不好了。一旦推崇,人们就会问,到底怎样才算是圣贤呢?于是就必须找出一个圣贤的榜样来。每个人心目中的圣贤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到底谁说了算?自然是统治者说了算。在独尊儒术的时代里,尧舜就是圣贤的榜样,诸葛亮就是智慧的榜样。
有人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然而,其负面作用一定会更大一些。
妈妈说:“你看隔壁的王小明学习多么勤奋,多么聪明啊,你怎么就这么懒惰,这么笨呢?”孩子会怎么想?首先是深受打击,觉得妈妈不爱自己了,然后是他可能会奋发,更多的可能则是怨气满腹,因为他真的不想过王小明那种生活。最坏的情况是,他会弄虚作假,在考试的时候偷看王小明的答案。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就像自然界有无数的物种一样。希望所有人都成为圣人和智者,就好比一个喜欢梅花的人,希望所有花草,甚至所有的动物都长成梅花的模样。其结果就是,万物要么长得变形了,要么死了。一个真正的雷锋诞生了,上面号召我们向他学习,然后,无数憋屈的或虚假的雷锋就应运而生了。~k?a¢n?s!h.u·h?o^u-.~c`o,m′一个名牌大学的骄子诞生了,家长号召我们向他学习,然后,大学的教室里鼾声一片,甚至空无一人。
让百花争奇斗艳,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希望的那种人,这才是一个鲜活的,生机勃勃的世界。是抹杀个性的。当所有人都必须向偶像看齐的时候,这是一个压抑的,死气沉沉的世界。不要树什么偶像和榜样,这就是老子的教导。就像美国人那样,一边给总统投票表示支持,一边调侃他,这就对了。
2、“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与上相同,老子并非要我们抛弃仁义,而是要我们别推崇它。一旦有所推崇,就必须给仁义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会里,这个下定义的人自然是帝王们了,所以他们说,爱国就是仁,忠君就是义。忠君爱国并不是不对,片面地强调就不对了。如果那zhèng fu已经腐朽不堪,推翻它才是爱国。如果那君王是一个混账,推翻它才是正义?
每个人的仁爱都是相对狭隘的,其义理也只具有相对的正确性。一旦将某种仁爱,或某种主义当成了标准,其它的仁爱和义理就被压制和毁灭了。帝王说,如果忠孝不能两全,为了君国,子女必须放弃孝,父母必须放弃慈。结果就是,那些原本就缺乏孝慈的人,终于找到冠冕堂皇的借口了。而那些原本非常孝慈的人,却好像犯了极大的错误似的。
不要将仁义标准化,更不能将之无限地拔高,这就是老子的教导。
3、“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没有智巧的发明创造,连兵器都没有,就会被侵略者征服。没有物质利益,人类就全都饿死了,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老子不会极端到要我们完全弃绝它们,依然是不要过分推崇的意思。前面两句讲“不尚贤”,此句则是讲“不贵难得之货”。所谓“难得之货”,正如那些高科技产品一样,常常是智巧者发明创造的。
过分地推崇智巧,那些拥有智巧的人将越来越富有,反之就会越来越贫穷,其结果就是贫富的两极分化。在平等竞争的前提下,只要是正当的劳动所得,那些穷人也只会怪自己没有本事,还不至于出现过分的仇富心理。如果再过分地推崇物质利益,好像不开名车就活得不是人一样,穷人就会受到极度的鄙视。此时此刻,想安贫乐道都不行了。嫉妒和不满越来越强烈,也就不会管人家的富有是不是正当的了。一律仇视之,然后抢劫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道德启示录》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