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十六章 民可使由之(2/2)
用词晦涩,方可令阅者琢磨赏析,留有余韵,此乃佳作也。”
李国庆明白了,为什么孔乙己说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原来古人写的文章,让别人越看不懂,越挠头,就觉得自己的文章越高深。
这个就是古代文人的臭毛病,总以文章的晦涩难懂为傲。我说的,你听不懂,我的知识水平就显得比你高。
古汉语最大的问题,就是明明看得懂每一个字,可是想要读懂,还需要一道工序——翻译,以至于歧义甚多,浪费了读书人大量的时间,由此严重阻碍了知识的普及和传播。
不行,这个毛病得改。
李国庆开口道:“而农先生,小子不才,在读《论语·泰伯》时,有一句不解,可否赐教?”
“但讲无妨。”王夫之心想,《论语》我都倒背如流了,还怕你有什么问题。
李国庆道:“小子对其中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解。”
王夫之以为是哪句话呢,原来是这么简单的,开口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指让百姓按照士人指引的道路走,没必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
李国庆连深施一礼:“多谢先生,受教了。”又转向黄宗羲问道:“不知太冲先生以为如何?”
黄宗羲没想到李国庆会问他,有些发愣,急忙说道:“对于论语中的这一句,我也读过另外一个观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从上下贯通,是说如果百姓掌握了诗、礼、乐,让他们自行发展;如果百姓没有掌握,士人就要去教化他们。”
“宁人先生以为如何?”李国庆又转向了顾炎武。
三十多岁的顾炎武穿着极为朴素,方巾、素衫、皂靴。长得清瘦,国字脸,面色红润,眉毛细而浓,也是一副短须。开口道:
“我倒是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说如果百姓可以被支使,放任自由是不行的,必须加以引导。”
李国庆面向大家,又说道:“不知诸位还有其他释义否?”
方以智心说,那三位都开口了,我要是不说两句,岂不是不给太子面子。
开口说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即守法膳良的百姓,让他们自主行为,不要过多约束;愚昧暴戾的百姓,要惩戒教导使其知晓过错。”
李国庆并不说话,笑嘻嘻的看着王夫之。
不想错过《我在南明当太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