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十八章 三道圣旨(1/2)
第六十八章 三道圣旨
有了这些人,很多事情办起来就比较顺利。学院命名为扬州大学,校址选在城外保障河,也就是后世的瘦西湖南侧。大家的想法是距离政治中心远一点,学术氛围浓一点。
李国庆先给诸位大能上了三天的补习课,将后世学院的一些课程分类,和学院建设介绍了一遍,好让大家筹备时有所依据。
然后就由他们自由发挥,至于校长,民主选举,爱选谁选谁,你们就是选柳如是,李国庆都不操心。几天之后,学院终于有了框架:
校长顾炎武,副校长王夫之、史可法。
文学院院长黄宗羲;理学院院长宋应星;工学院院长朱之锡;医学院院长傅青主;撤销讲武堂,设立军事学院,院长张煌言;设立农学院,院长张履祥;设立语言学院,院长方以智,设立艺术学院,院长李渔,设立女子学院,院长柳如是。
下设附属中学,学制三年;附属技术学校,学制三年;附属小学,学制三年;附属女校,学制六年。此外在江北各府设立小学,学制三年。
李国庆感觉,只要达到后是小学毕业的水平,完全可以上他们的大学了。因为李国庆给出的理论知识,在当今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关于学校的收费问题,李国庆就一句话——全免,在座的所有人全都呆住了。你这个板凳不收钱,拿什么养活我们这些院长啊。
李国庆只回答了他们一句话,没钱找我,霸气的让这些大儒们不由暗叹。
至于教师的待遇,校长们也纷纷拿出了方案,大儒们已经认为是狮子大开口了。李国庆一看,也太抠了吧,一个大学校长,一年才定了三百石,折成银子还不到六百两。
知道牛顿的工资吗,仅铸币厂的年薪就是五百英镑,折合后世二十一世纪就是一千五百万人民币,而明朝的一两银子大约相当于后世的一千五百元。
也就是说牛顿的年薪,在明朝折合成银子就是十万两。这还是一个职位的薪水,皇家学院还发一份呢。
这就是英国为什么兴起了,人家的科学家有花不完的钱,我们的科学家穷的都要饭。
李国庆大笔一挥,乘十。这一下大家全都不镇定了,这可比当朝的一品大员工资高啊,李国庆给出的调调是,他们能干什么,除了弹劾就不会别的了。
架子是搭起来了,生源和师资是一个大问题,李国庆深知这不是着急的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院要是见到成果,没个二三十年是不可能的。
想想到那个时候,自己才三十出头,把太子豪车往学校门口一摆,四匹马拉的那种,也放几个矿泉水瓶,嘿嘿。
不对,停错地方了,好像大学里都是男生,得把车停到女校门口。
燃眉之急的事情也是要解决的,又向便宜老爹请了三道圣旨。
两个月的时间,既讲解新的知识,又编撰新的教材,还要抽空画自己记忆中的各种图纸。没日没夜的苦熬,李国庆都快累坏了。
当然也没便宜了那帮大儒和培训班的学员。――
扬州,酒肆里,几个书生模样得人在闲聊。
“濮洪先生,这清军赶跑了,明军整肃了,好像天下也太平了,你怎么还是愁眉苦脸的,是不是又想哪位小娘子了?”一个秀才模样的人调侃道。
“谁说不是呢,我这一有空就往她那儿跑,银子都花了好几百两了,就给了半盏茶的功夫,连个曲子都没听完,就给打发出来了。”那个叫濮洪的人说道。
“你呀,就是胡乱折腾,清军走了,粮食放开了,你们家那堆积如山的粮食,又挣了不少吧,听说还都是太子,按照市价买走的。有了钱,干点正事,那个地方就是无底洞。”另一个人劝慰道:
“听说那个肥皂厂在招什么商,就是一起合作卖东西,有那个闲钱,还不如去试试,听说也别赚钱。”
接着不再理会濮洪,对调侃的那个人说道:
“张秀才,今天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儿,城门口贴了三张圣旨,我寻思着什么时候贴圣旨也没一下贴过三张啊,仗着认识两个字儿,我就凑到跟前看看,这一看不要紧,没给我乐懵了,这哪儿是圣旨呢,满篇的大白话儿。”
“那您赶紧给说说,都写的什么呀?”
“你们先别急,我这不得想想吗?第一张圣旨好像是写给道士的,说是,皇帝在宫中觉着他们炼丹呢、制药啊好玩儿,让那些老道们别在山里憋着了,要是真有本事,就到扬州来,只要是真本事,甭管你是会炼丹还是会制药,太子一律重用,你说这事儿新鲜不?”
“这事儿,放到往常倒是挺新鲜,可自从太子来到扬州,发生什么新鲜事他都不新鲜了。那第二道圣旨写的是什么?”
“第二道圣旨写的是工匠的事,说是把所有工匠的匠籍都给取消了,和农民一个待遇。可是取消了匠籍,没了主人,好些人也就丢了饭碗。”
“圣旨上说了,别着急,然后让有本事的工匠也到扬州来,甭管你是做什么的,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在南明当太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