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百零三章青蒿素(1/2)
第一百零三章青蒿素
听完海述祖的解释,李国庆心说这倒好办了。原想着自己来到琼州,朝廷会下旨让地方官难为难为自己。可朝廷现在自己都顾不过来,更别说琼州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啊。
正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鉴于琼州当下的形势,也没有必要都下船了,先把其他的三个州府接管了。李国庆与张煌言、高杰等人一商量,当即做出了临时安排:
张煌言主政崖州,总兵李成栋率领四千人驻守;朱之锡主政万州,总兵乙邦才率领四千人驻守;张履祥主政儋州,总兵吴三桂帅四千人驻守,令所有兵将一律城外扎营。
施琅率领水师及陆战队驻扎南渡河口,高杰率领剩余人马、工匠、学员及家属在城西侧临时驻扎,警卫团负责琼州城防。
海述祖十分配合的找了几个大户,腾出几个不常住的院落让李国庆他们临时安置,李国庆只带着宋应星几人和柳如是等女眷进驻琼州。
然而,让大家想不到的是,李国庆进驻琼州后发布的第一道命令是割草。所有人员原地待命,需要李国庆将草的样本交给他们之后,再开拔赴任。
古代中原人之所以不愿意到南方,主要是担心山高林密,环境潮湿所产生的瘴气。而所谓的瘴气,不过就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疟疾。
疟疾俗称“打摆子”,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染,而治疗疟疾的最有效的药物,就是青蒿素。虽然叫做青蒿素,不是从青蒿中提取的,而是从青蒿的近亲黄花蒿中提取的。
由于哥俩长得比较像,所以李国庆才召集人采集样本,以便将来割草的时候,人们能够分辨清楚,不至于将哥俩弄混。
看到李国庆队伍的规模,海述祖知道。自己这个琼州一哥是当不成了。好家伙还没听说那个藩王就藩,能带着好几万的队伍,别说就藩,起家造反都够了。
虽然琼州一哥当不成了,但是当一当带路党,做一做地头蛇还是没有问题的。主动找人带路,协助队伍四处割草,还找来了城中的郎中进行分辨。
李国庆看到海述祖如此表现,心想,不愧是做生意的,上道儿。以后可以重点关注一下,如果可以,他不介意扶植一些当地士绅。
第二天一早,专门腾出一个院落,派了一个排进行警卫。这才叫邢夫人他们安装设备,开始了青蒿素的提炼。
青蒿素是一种不能受热的物质,一旦加热,有效成分就容易转化成其他物质,丧失治疗疟疾的功能。
而古代对于草药,绝大多数郎中认为是要用药锅煎熬的,青蒿被煎熬的时间越久,药效自然消失或者大大降低,无法治疗疟疾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知道这一点,就有一些厉害的医生,知道青蒿直接捣碎了服用,可以治疗疟疾。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服用青蒿,没人敢让病人玩命的吃,所以效果并不理想,并未广泛传播开来。
提取青蒿素,一般温度不超过七十度,以避免药效转化流失。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青蒿素不溶于水。这一点,使得它的提取异常艰难。
要是青蒿素溶于水,那就简单了。直接把青蒿草切碎了泡在水里。不用加热,直接风干,就能得到青蒿素。
后世用乙醚来浸泡青蒿草,果然提取出了青蒿素。后来,还发展出了汽油浸泡提取青蒿素的生产办法。
青蒿素不但溶于乙醚和汽油,还溶于酒精。当然,用酒精萃取青蒿素,没有用乙醚和汽油效果好,但也是能够萃取的。
当然李国庆能制造出硫酸,理论上也能制造乙醚。只不过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无法量产。为了应急,暂时也只能考虑酒精了。
邢夫人他们现在可以制造大量的酒精,船上就带了不少,李国庆也没提取过青蒿素,但是不耽误进行实验。
命人将一部分青蒿捣碎,放入酒精浸泡;另外一部分需要晒干后,研制成粉,再放入酒精浸泡,剩下的就是等待。
每一天,李国庆都让人取出一个泡着青蒿碎屑的小罐儿,并用纱布过滤掉那些青蒿残渣,得到了溶解了青蒿素的酒精溶液,并将其放在空气中自然风干。
一连几天都没有什么收获。直到半个月后,才得到了颜色很杂的青蒿素,由于没有用活性炭吸收溶液中的一些色素等杂质,导致提取出来的青蒿素卖相很难看。
李国庆不在乎这些,只要有效就成,管他卖相呢。可如何证明有效呢?李国庆先找来了一只狗,把大约一钱的青蒿素灌了下去。
见到实验狗依然活蹦乱跳的,事实证明,他的青蒿素至少毒不死人。
至于临床实验,这个时候地头蛇海述祖就派上用场了。让他去打听哪里有得了疟疾的病人,不出半天就有了消息。
冒辟疆和董小宛之所以穷的快要饭了,就是因为冒辟疆打摆子,为了治病,才把家里弄得叮当响。当听说李国庆的药物专治打摆子,自告奋勇的充当起了临时大夫。
每次服半钱,早晚各一次。仅仅一天,病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在南明当太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