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明朝小公爷 > 第149章 该不该证明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9章 该不该证明(1/2)

目录
好书推荐:

手机访问:www.xinwanben.org

第149章 该不该证明

对于徐邦宁来说,要证明这件事,其实并不难。

然而其他人却以为他只是在故作高深,因为他这个年纪,根本不可能写出“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绝对来。

所以这些人都带着准备看好戏的心思等待着,静静等待着徐邦宁要如何下台。

看戏对他们而言已经是家常便饭,所以他们并不着急这一会儿。

而徐邦宁呢,似乎也没有要立刻证明的意思。

只见他目光一转,将整个大殿扫视了一周后,脸上露出些许“苦恼”之色。

“陛下,臣.”

“臣有句话当讲不当讲。”

往往这样说的,无论他那句话到底当不当讲,最后都是要讲的。

嘉靖原本以为他要开始自证了,可没想到他来这么一句,顿时兴致大减,脸上一副不耐之色。

“说!”

“臣可以自证可是自证之后呢?”

徐邦宁皱眉看着嘉靖。

原本嘉靖满是不耐,心中急切已经无法再容忍徐邦宁拖延一秒钟,可是当他听完这句话以后,脸色顿时就变了。

他慢慢的直起身子来,双手平缓方于双腿之上,不怒自威的脸上跃上一份诧然,而后缓缓归于平静,一双鹰眼就这样看着徐邦宁,似在细细雕琢着什么。

而殿内的其他人听到这话,却还没反应过来,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什么叫“自证以后”?

自证以后当然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呗,这还有什么可疑问的吗?

想当然,的确没什么可疑问的。

但问题是,这件事就不能想当然。

“臣若无法自证,最后由陛下判定这首七律不是臣所写,那此次科举录取诸多进士,只怕都会殃及。”

“臣乃钦赐一甲及第状元,若臣都涉嫌舞弊,试问在场诸多进士谁人可以幸免?诸位若都被卷入,那此次科举便可谓颗粒无收,成为大明史上最大的笑话,贻笑千古也不为过。”

“臣若当真自证了清白,这首七律当真乃是臣所写。”

“那在场诸多阁老学士岂非空有一身才名?竟连臣一个小小庶吉士也比不过?日后却又叫诸位大人如何在各自位置上发号施令?”

“所以臣不是不想自证,而是臣不知该不该自证。”

徐邦宁实在是“苦恼”不已,此刻更是连连摇头叹息,一万分的悲哀尽皆流露在脸上。

这种有着明显表演痕迹的演技明显骗不过嘉靖,徐阶这种老狐狸。

甚至于连殿内一众庶吉士,也骗不过。

可此刻却是无人反驳。

殿内静悄悄,呼吸可闻。

怎么?

他们不想反驳吗?

非也。

徐阶不想反驳?不,他只是无法反驳。

自唐代置弘文馆学士,集贤院学士,为掌文学著作之官至而今内阁学士,已有七百多年。

大明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及中书省,仿宋制设大学士,以为皇帝顾问。

何谓顾问?

顾问,便是在某件事,某个领域的认知上达到专家程度,他的话便是行业标杆的所在。

换句话说,内阁学士,可以说是整个大明王朝内最有学问,最有能力,最有话语权的一群人。

为什么要说最有学问?

内阁学士乃一品官职,若非翰林院出身,若非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内阁是你想进就能进的?

就拿仁宗宣宗两朝来说,内阁三杨,谁不是一方名士?

而今内阁的赵贞吉,徐阶,谁又不是才学卓著?

所以但凡内阁学士,首要的就必定是才学惊人。

徐阶虽然靠着青词巴结嘉靖,从而进入内阁,但人起码在青词这一块儿能够成为嘉靖的顾问,旁人即便是做梦也梦不到他这种本事。

此刻他听完徐邦宁的话,一时间当然无法反驳。

他能写出“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样的绝对来吗?

当然写不出来。

可一个比他年轻几十岁,还是人们口中的纨绔子弟的徐邦宁,却写了出来,而且还以成祖北伐为背景,写出一首慷慨激昂,豪壮雄迈的七律。

徐邦宁若是自证清白,这首七律当真是他所写,那徐阶他们这帮老家伙,这帮一向自诩学富五车的内阁学士们,一向自诩博古通今的翰林院学士们如何自处?

七律虽在大明不甚流传,但好歹也是一门学问,而且还是曾经极度灿烂辉煌的一门学问,李杜二人被冠以仙圣之名,写的便是七律,由此可见此诗之璀璨光辉的一面。

而徐阶呢?

嘉靖二年探花及第,从礼部尚书到文渊阁大学士,从小就被冠以文曲星下凡之名,文学才品可见一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明朝小公爷》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