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73章 明罚暗赏的真意(1/2)
第273章 明罚暗赏的真意
谈完了建文后人之事,众人又将话题转移到了徐邦宁被罚前往翰林院修撰一事。
对此,高拱,张居正乃是裕王皆是一片恭贺。
正如徐阶不满的那样,嘉靖此举不仅不是罚,反而还是明目张胆的赏啊。
“徐大人日后在翰林院若有为难之处,大可告知老夫。”
“老夫虽离开翰林院多年,但院中老友甚多,定可助徐大人一臂之力。”
徐邦宁被罚,高拱岂能看不出其中猫腻?
既然刚才已经与徐邦宁和解,此时自然是要顺着杆子往上爬,趁着徐邦宁对自己尚有几分愧疚之心时,彰显出自己的大人大量。
闻声,徐邦宁急忙躬身道谢。
“徐大人,翰林院修撰虽是闲官儿,但其中妙处多多,待得徐大人亲身体会后便可知晓。”
“年后翰林院有个聚会,到时候徐大人记得务必前来。”
张居正也适时向徐邦宁伸出了橄榄枝,其意再明显不过。
倒是一旁的裕王,只两句“恭喜”后便没了下文,似乎并不知如何“拉拢”徐邦宁。
但其实这也不怪裕王。
作为一个“主子”,倘若他此时太过对徐邦宁恭敬,那便是君臣颠倒,本末倒置,不仅高拱与张居正不会高兴,就连嘉靖也不会高兴。
而且在裕王看来,再经历过南下上任潮州知州,招安烟岛之事以后,徐邦宁乃裕王府的人之事,就算不是真的,那也已经变成了真的。
所以他为何还要拉拢徐邦宁呢?这岂非太给徐邦宁面子了?
徐邦宁并不知此时裕王所想,但听得高拱与张居正所言,当即笑意渐盛。
不过他也有他的担忧之处。
“两位大人只看得好的一面,但却不知此事也有一个坏处。”
“哦?”
高拱与张居正闻声皆是一怔,裕王也偏转眼神朝他看来。
“翰林院修撰虽能接触到朝中不少大官,为下官日后仕途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但二位想过没有,陛下既知殿下身边有两位大人帮持,为何还要下官前去翰林院走两位大人走过的路?难不成也是想让下官与两位大人一样?日后成为裕王殿下的左膀右臂?”
从嘉靖这么“罚”他的时候,徐邦宁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所以当时他就与嘉靖说过,自己日后不会前去裕王府,成为裕王府的侍讲侍读。
为的,就是避嫌。
“徐大人此言何意?”
高拱与张居正皆是不解之色看着徐邦宁。
“殿下,下官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徐邦宁起身拱手。
“但说无妨。”
裕王很是豁然的道。
于是,徐邦宁这才点了点头看向高拱与张居正。
“诸位细想,陛下对殿下一直不甚喜爱,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殿下不如当初的景王懂得如何顺应殿下的心意,此乃殿下不愿阿谀奉承之品格,下官敬佩。”
“由此,陛下对殿下的戒备之心可谓一直未曾解除,就拿此次让殿下调查建文后人之事来说,若是陛下当真心疼殿下,又何必拿这种难堪之事来为难殿下?搞得殿下既不能不调查,也不能当真调查,左右为难。”
“而此次陛下又罚下官去翰林院修撰,看上去乃是壮大了裕王府的实力,但实际上这其中有没有陛下的试探之意,谁人知晓?难不成陛下就当真愿意看到裕王府的实力日渐壮大,以至于连内阁首辅徐阶徐大人都无可奈何?”
“要知道咱们这位陛下向来信封便是帝王制衡之术,夏言起时有严嵩,严嵩起时有徐阶,徐阶起时,又将高大人调入了内阁。”
“反正无论如何,整个朝局势必都要掌握在陛下手中,他老人家才放心。”
“而今裕王府实力不断壮大,陛下却调下官入翰林院修撰,假罚真赏,这样一来,朝中文武势必对下官不满,也势必对裕王府不满。”
“到时候裕王府若是有任何不当,文武百官必定上奏弹疏,陛下再借机削弱裕王府,岂非名正言顺?”
原来,这一切都是嘉靖的计。
嘉靖就当真放心让裕王府不断壮大,让裕王府一手遮天么?
一向对裕王不满的他,自然不愿意看到如此情况出现。
他假罚真赏徐邦宁,其实只不过是给文武百官一个借口,以此来挑起文武百官对裕王府的诸多不满。
毕竟高拱,张居正这些清流党素来支持裕王,他没办法彻底清除,那只好从清流党内部着手,让其分化。
这样一来,徐阶与徐邦宁本就不和,徐阶所率清流党势必与徐阶同仇敌忾,对徐邦宁各种打压。
而高拱,张居正与徐邦宁同为裕王府的人,如何能见得徐邦宁被打压,那自然会反击。
于是,清流党便一分为二,变成了两个不同阵营。
而这,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明朝小公爷》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