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章(2/5)
焉得光明千里随,天上人间不相弃。
虽浅语而却有古乐府神理,识者卜其必以诗闻于时也。未几适城中许氏子,不得志遽卒。
张如玉
余曾主南浦书院讲席,地在粤山之麓,西连仙楼,岩壑窈深,有三十七洞天之目。每思以五七言纪其胜,忽忽不果成。偶读邑中闺秀张如玉一诗,虽着墨不多,而已具梗概。诗云:
一径沿缘上,楼台到眼明。
苔痕随石转,岗势入云平。
盘薄途疑阻,纡回境屡更。
神仙如可学,此地即蓬瀛。
如玉为农部郎张伦至女孙,有《暗香琴言》一卷。其《上元即景》云:
积雨初晴月正妍,万家灯彩斗婵娟。
输他好事儿童辈,不畏春泥得得前。
亦俊语也。
张娇娥
娇娥姊妹并归冯笏耕舍人。娇娥先卒,舍人有《悼亡诗草》,遍征同人题咏。余瑞堂孝廉题云:
曾读璇玑讶彩毫,若兰真是女中豪。
只今泉下无来使,锦字恁谁达窦滔。
壮游原不恋红颜,死别方知一面艰。
孤矢相期应有悔,望乡台即望夫山。
盖娇娥有《送舍人公车》句云:“梅信倘逢驿使便,双鱼敢惜寄回文。”又有《送舍人出游》句云:“孤矢早知郎素志,闺中不上望夫山。”此后即化去,舍人常以为悔也。
江鸿祯
陈秋坪先生知余有抄辑闽诗之举,手录其弟登爵及其女弟子江鸿祯遗诗,各十余首付予。并称:鸿祯年七岁,即能鼓琴,九步工诗。年十五,梦紫衣女六七人招之游,且曰:“吾与尔,皆阆风侍女也,尔其归乎?”醒以告其母,牵衣而泣。乃索平日所作诗,尽焚之,曰:“不可留为人世口实。”援琴弹一曲,不成声,曰:“人琴俱亡矣!”推琴而起,遂卒。余怜其慧,检焚馀及所记忆者,仅此而已。今按:所存古近体皆备,出口老成,而毫无稚气,亦绝无衰飒之音。有《谢陈秋坪舅氏赠诗》云:
弱龄甘抱拙,稍与经史亲。
遑云弄柔翰,便希追古人。
欣兹
先达誉,清制如席珍。
立辞自有指,反已参其真。
惭非咏絮才,何以当阳春。
所愿载酒从,元亭长问津。
又《寄兄》云:
膝下长居好,依依惜远行。
身随流水远,愁逐晚潮生。
岸阔暮山瘦,江空秋月清。
更深倘无睡,应念倚闾情。
虽古名嫒之作,何以加此。近《闺秀正始集》亦登其诗,当即秋坪录本所寄也。
汪淑端
汪淑端,闽县人,饶州府经历金浩女,归何恒湜。诗才敏瞻,为一时诸女士之冠。有《咏五色蝶次韵》五首,同伴多推之。诗云:
帘前弱翅望依稀,每到花阴不见飞。
上下浑疑风度叶,飘飖似爱翠为衣。
春真可踏娇无力,黛纵能描瘦未肥。
欲剪碧罗依样绣,南园扑得两三归(青)。
莫遣莺捎见又稀,宫钱化出任纷飞。
何当曲谱谐金缕,恰与春光斗鞠衣。
色夺萱丛花并腻,香收草蔓叶俱肥,
蘧蘧若入酴醿架,去路遮来归未归(黄)。
绛纱窗外觅依稀,忽向琼栏作对飞。
一片紫云堆艳翅,半帘红雨湿春衣。
刺成朱缕珠难比,绘与丹砂倍觉肥。
谁把胭脂来点染,杏花十里看春归(赤)。
梨云漠漠午风稀,玉翅轻飏栩栩飞。
晒粉最宜香作魄,惜花偏怪冷侵衣。
半林明月黏初定,数点梅花映更肥。
可否梁圆偕雪舞,瑶华踏处竟忘归(白)。
漆圆梦里往来稀,树罨箐深自在飞。
野径何须着金粉,深秋休与认乌衣。
饶他黛色凭须染,拭得蓝光竟体肥。
细雨浓烟春漠漠,柳阴多处正宜归(黑)。
郑嗣音
郑嗣音,字芳址,长乐人,余亡友广东雷琼同知(榕)次女,归陈景程,早卒,有《茝香阁遗草》一卷。其《病中侍母话旧》云:
秋风送凉雨,不寐剔灯光。
忆昔童时事,忍泪徒自伤。
父兮官粤东,我生在他乡。
幼龄惨失怙,弟妹悲相望。
焭焭依我母,千里持孤丧。
持丧归故里,抚孤岁月长。
女居穿线阁,男入读书堂。
篝灯与荆布,淡饭安家常。
弟弱身未立,母愁鬓加霜。
悔非奇男子,腾达与飞扬。
余生一巾帼,安能志四方。
微躯况善病,儿病母傍徨。
母毋苦儿病,儿愿母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香艳丛书3》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